据腾讯微博官方消息:由于业务调整,腾讯微博将于2020年9月28日晚23时59分停止服务和运营,届时将无法登录。(9月6日《中国新闻网》)
腾讯微博的谢幕,并非“让人惊叹”。这样的结局是早就注定的结局。任何事物,在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会有消失的时刻,生命如此,所有事物都如此。很多人对于腾讯微博的谢幕,有点留恋,有点失落。这些情绪都很正常,然而所有的苦苦留恋都是不理智的。腾讯微博谢幕是理智选择。
腾讯微博谢幕了,其他微博还会远吗?答案是,腾讯微博的谢幕只是一个开始,任何一家腾讯微博都躲避不开这个最终的结局。微博时代开启了我们“我笔写我心”的生活大幕。我们在微博里写自己想写的,说自己想说的,实现了人生的畅谈。写作者敞开的是心扉,阅读者获得的是收获。小小的微博推动了文化的发展,舆论的进步。我们留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微博带给我们的是崭新的生活。
但是,微博谢幕,并不是一种文化的终结,而是一种文化的升华。因为新的载体已经出现,更多便于传播的载体出现了,各种更加新颖的自媒体出现了,微博的终结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如今的微博已经今非昔比,即便是作者再苦心经营,也已经是大势所趋的事情。看看微博的点击率,就算是那些曾经的“大家”,发布一篇十分优质的内容,也再也不可能出现“博红文章”了。失去了读者的微博,失去了市场的微博,不适宜“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说,腾讯微博关闭不需要留恋。
从腾讯微博开始,今后还将有更多微博相继离开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也就应该关注另外一个问题:微博关闭,如何维护作者利益?腾讯微博宣布,如果在关闭时间前未能拷贝文件,用户账户信息及其中内容信息将全部清除。
腾讯微博关闭的时候,应该考虑作者的利益。很多作者在腾讯微博上创作的时候,并没有留存底稿,那么如何让这些付出了辛勤汗水的文字、图片、视频留存下来?当然,作者可以拷贝出来。只不过是,这是巨大的工作量,有的作者从腾讯微博之初就开始使用,内容很多,拷贝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我想,腾讯微博服务商是否需要考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也就是说,在关闭腾讯微博之前,借助自己的技术,将所有作者的腾讯微博内容,“打包在一起”,让作者实现“一次性拷贝”,而不是无奈一篇一篇下载保存、整理。
微博谢幕,不能只是说一声“谢谢陪伴”,要把谢幕搞得完美一些,给作者提供更便捷的“拷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