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离婚”短视频暴露监管缺乏“精细化”-中国讯息网

“演离婚”短视频暴露监管缺乏“精细化”

作者:王军荣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9-07 09:06:47

  近日,一段广东茂名“夫妻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很多人表示视频中“丈夫”的做法太让人寒心。9月4日,广东省茂名市网信办公布了另一个角度的监控视频,以证明这段视频实际上为摆拍。短视频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对这类视频的监管存在空白。对此律师建议,为了避免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建议视频拍摄者在视频画面中提示这类视频为摆拍。(9月6日《北京青年报》) 

  “夫妻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的短视频,因为涉及到婚姻,涉及到人性等因素,一发布就引起网络关注,最多的一位转发用户下就有4万人评论,可见许多网友是将其当作“真实事件”来看待的,可实际上却是“摆拍”,是在“演戏”,真相曝光之后,网友会觉得被“欺骗”了,社会信任度会再度降低,所造成的严重影响显然不是将视频一删了之就能够消除的。 

  “演离婚”之所以被误认为是真实的“新闻事件”,因为一方面视频的拍摄地点是真实的,即茂名市民政局门口,另一方面演出的事件也很像社会新闻,如果不是因为影响很大,不是因为当地职能部门公布视频澄清,网友是很难辨别真假的。“演离婚”视频的拍摄者有着自己的“算盘”,或为了好玩,或为了增长粉丝和流量,“演离婚”短视频能够成功成为爆款,主要原因还在于网络平台监管存在空白。 

  假的就是假的,但既然是摆拍,就要事先注明,不能误导网友,可事实上,“演离婚”短视频的拍摄者往往是打擦边球,在他们看来,大不了删除就行了。违法违规成本低,这是导致短视频摆拍层出不穷的原因,如果监管继续表现得软弱,摆拍的短视频只会越走越远,最终让拍摄者、社会,以及法律都受到伤害,陷入“多败俱伤”的困局。 

  利用制造“新闻事件”视频给自己增加影响的案例并不少见,重庆就曾发生过“网友意外拍到家长用直升机送孩子上学”的事件,事后证实,这是一家楼盘借此造势。对此现象显然不能再坐视不管,现实的困局是网络平台以为,只要不涉及违法违规,或者违反平台的发布规则,平台一般是不会进行干预的。诚然,如果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信息,根据其所涉及事项的严重程度不同,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这些对于短视频的拍摄者来说,这多是“以后的事”,他们是先发了再说。 

  “演离婚”短视频暴露监管缺乏“精细化”,这需要及时打好“补丁”,其一,凡摆拍短视频作品均需要注明“摆拍”;其二,对摆拍的视频题材要有严格的规定,不是什么题材都是可以摆拍的,换言之,要设置摆拍的“禁区”;其三,监管要注重精细化、常态化。如此,才不会因为摆拍的短视频使民众陷入某种“精神恐慌”。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演离婚”短视频暴露监管缺乏“精细化””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