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险棋——美联储全新战略解读-中国讯息网

一步险棋——美联储全新战略解读

作者:威廉·H·比特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9-07 08:48:01

8月27日,美联储发布新闻稿概述其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的最新进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同天晚些时候的演讲中,更详细地讨论了修订内容。这两份文件集合了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type I and type II errors,编按:统计学概念,指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如果美联储执意推行新战略,可能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实实在在的损害。

首先,美联储遗漏了一个小细节。鲍威尔提到国会要求美联储保证的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的目标,习惯性地忽略了国会要求的第三个目标,即保持适度的长期利率。管理长期利率的明显工具是收益率曲线控制,但制定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即使在追求最大就业和稳定物价的背景下,也没有提及这一手段。

但是,真正的问题始于FOMC对“最大就业”的重新阐释。该新闻稿称,委员会的政策决议将以其“对就业偏离其最高水平的缺口的评估”为依据。FOMC在2012年通过的最初策略声明中提到的是“偏离其最高水平的情况”。

这种新的不对称解释令人非常担忧。它表明,要么只有当每个工作年龄段的人,都有一份全职工作外加任何想要的加班时,才能实现最大就业;要么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它假定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呈反比关系)已失效,而实际上它顶多只是在沉睡。现在看来,美联储即使在实际就业水平超过劳动力市场通胀压力表现出来的水平时,也不会收紧货币政策,但这必然会远远低于FOMC的最高就业水平。

美联储须保证的目标应该有明确的规范内容,并能够由政策调控。但FOMC已经改用了一种灵活的平均通胀目标形式来维持物价稳定,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透明的价格水平目标形式。根据新闻稿,美联储现在“寻求在一段时间内实现平均2%的通胀率”。因此,“在通胀率持续低于2%的时期之后,适当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以实现适度高于2%的通胀率为目标。”

这意味着过去的通胀将影响美联储当前和未来的货币政策。但是,过去的通胀是一个过去的问题,不应用于制定政策,不像当前和预期的通货膨胀,具有规范性内容,可以受到政策的影响。

当然,当通胀预期受到过去通胀的影响时,那么过去的通胀将影响当前和未来的货币政策。但是,通胀预期还有其他驱动因素,而且将永远如此。平均通胀目标只是糟糕的经济计算。

与平均通胀目标制相反,迄今为止,灵活的通胀目标制是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和运作方式的最佳方式。按这种机制,当预期的未来通胀率高于(低于)目标,以及当就业率高于(低于)最大就业率的最佳估计时,中央银行就会提高(降低)政策利率。这被定义为当实际和预期通胀率都等于目标通胀率时的均衡就业水平,换句话说,即自然就业水平。

美联储还遗漏了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FOMC没有提到通过取消政策利率的有效下限(effective lower bound,简称ELB)来加强其货币政策武器库。如今持续的低利率环境,应该意味着政策利率比过去更容易受到其ELB的约束,但这是因为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一直不愿意取消这一规定。

废除现金将是消除ELB的最简单方法,而且还有对犯罪活动征税的好处,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这一步骤将使美联储不仅能够在不受ELB阻碍的情况下削减政策利率,还能够将通胀目标降低到与零“真实”通胀率相一致的水平,即可能低于2%。

FOMC的第二个重大遗漏是,没有就美联储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未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和改变其资产负债表的构成,以支持经济活动展开任何讨论。

截至2020年1月6日当周,美联储的综合资产为4.15万亿美元,占美国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3%。到8月17日当周,其资产负债表已增长到7.01万亿美元,占2019年GDP的32.7%。但与同期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相比,这一增长(仅七个月就相当于去年GDP的13.4%)似乎是相形见绌。

在1月3日至8月14日期间,合并后的欧元系统总资产从近4.7万亿欧元(5.6万亿美元),即欧元区2019年GDP的39.2%,增加到6.4万亿欧元,即2019年GDP的53.7%。因此,欧元系统资产负债表的同期增长速度超过了美联储,增长量相当于去年GDP的14.5%。

美联储应说服美国财政部提供更多股本,并在本应大幅增加的资产负债表上,为美联储更多的风险资产提供担保。作为唯一可行的全球储备货币的发行者,即使没有财政部的额外支持,美联储也拥有无与伦比的能力,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并增加其风险。但在这场冠病疫情期间,它做得远远不够。

美国货币政策框架最近的变动谈不上明智,还可能有害。它们也未能解决其他一些关键问题。美联储不应采用这一新方法,而应充分有效地利用其现有或可能拥有的政策工具。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一步险棋——美联储全新战略解读”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