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穷帽子”还应过段“紧日子”-中国讯息网

摘掉“穷帽子”还应过段“紧日子”

作者:奇峰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8-26 12:30:09

  近日,新华社刊发了一则报道《学校建漂亮点本无错,为何这所“豪华中学”让人困惑?》,该报道提到,2019年,位于陕西西南部的深度贫困县——镇安县刚刚脱贫摘帽,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2亿元,却花了7.1亿元修建了一所“豪华中学”,导致县城债台高筑。据记者调查,镇安中学项目总投资达7.1亿元,镇安县需连续12年、每年至少偿还5000余万元贷款。(2020年9月24日中国经济网)   

  投入7.1亿元,新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可容纳120多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的标准化、现代化、山水园林式“完中”,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学校又属于带有营利性质的私立学校,原本也很正常。可是,作为2019年才刚刚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的镇安县来说,新建这样一所“豪华中学”就不是太合适了,难怪会引起中纪委关注并介入调查。   

  按照当地政府的说法,该项目的立项和筹资方式均符合政策规定,所有的手续都是齐全的,甚至财政承受能力都经过了专家组论证而予以通过。笔者不得不承认,该项目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融资、建设,其程序一定合法合规,毕竟身兼“运动员”的“裁判员”是不会判自己“犯规”的。可是,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也能“过关”,笔者就有点懵圈了,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足2亿,却要拿出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钱去为一个中学的项目还贷款,不知道全县那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运行经费又从何而来?这样的财政承受能力“通过论证”,也不知是出自“专家”之手还是“砖家”之口。   

  近年来,中央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从而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仅在政策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进行倾斜,更是在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投入和支持。可是,用于脱贫的扶贫资金来源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省级财政,都不是从天上掉小来的,而是从整个社会运行费用中像“挤牙膏”般挤出来的。这些扶贫资金主要是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而不是拿来让你们“装土豪”“充大款”的;就算改善学校条件还能与改善民生有些“沾边”,但把学校建得堪称“豪华”就不是必须了。再说了,“豪华中学”的部分建设资金就算可以“想办法争取上级资金解决一部分”,但那张口向上级“要钱”也并不是件很体面的事。   

  所以,对于经济条件不好,才刚刚摘掉“穷帽子”的镇安县来说,还应该想想怎么过上一段“紧日子”,把钱花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刀刃”上,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的扶贫资金和各类补助资金,补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防止脱贫后再返贫,从而跟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摘掉“穷帽子”还应过段“紧日子””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