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金樽忆盛世-中国讯息网

徒有金樽忆盛世

作者:陈迎竹 阅读量:7031767 发布时间:2020-08-23 22:58:43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今日世人总是比古人有更多办法和资源去应对,把灾难的悲剧程度压到最低,但除了资源,人类更需要的是智慧。

瘟疫下的人间,仿佛处处沧桑,令人沮丧。世界不往来,经济半停摆,像一场华丽盛宴忽然中断,满桌子佳肴美酒俱在,空气中还听见琴弦咚咚抖动,清朗明快的乐音却戛然而止,一切在瞬间沉静下来。从此,天空还给了鸟儿,不再是旅人的过道,云端上继续流传西王母神话,再也看不见浮云上面的清澈。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恢复经济和社会活动,仿佛溺水者的头部终于被撑上水面。回想三个月前偶尔出门,街头一片净空,广场只有风声,诡异的静默竟让人想起庞贝古城。

公元79年,意大利南部的庞贝城因为旁边沉睡已久的维苏威火山突然苏醒,整座600年古城瞬间成为鬼域。后来的研究指出,持续两天的火山爆发,第一波维持了18个小时,很多居民还来得及逃亡;第二天大量炽热的火山碎屑流快速席卷周边地区,还没跑的人当场被热流烫死或窒息而死,或者被倒塌的楼房压死,全部埋葬在六米深的土灰下,直到1700年后才陆续被发现。考古发现1000多副骸骨,很多衣冠、首饰、财物都还随身。

庞贝不是当时罗马帝国的一等城市,按照民初学者作家朱自清的想象,只是三等城市,但已极尽富裕而奢靡。他在1932年的游记《滂卑故城》写道,此地“淫风似乎甚盛”,到处都是男根装饰,屋子、穿堂墙上处处留下春画。此外到处都是喝酒的店,人的家里也都有藏酒的地窖。其中一个叫魏提的豪宅,保存得最好,因而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宅子里一间小屋子,“墙上满是春画,据说他们常从外面叫了女人到这里”。

在朱自清笔下,庞贝人很会享福,小城里浴场造得很好,冷热浴蒸汽浴都有,浴场对面就是饭馆。城里还有三个“戏园子”,最大的剧场据说可以容纳两万人,也就差不多整个庞贝的人口。

一座城市富裕到可以兴建一座容纳全体居民的剧场,也是一种豪气。

大概才两平方公里的古城,很多地方都刻上跟盈利、赚钱有关的短句作为点缀——请想象我们今天到处写着“huat ah huat ah”(发呀发呀)。考古学家发现全城最少有25家妓院,一年到头有40个节庆,显示这座港口城市商贸促成的骄奢淫逸,赚钱与淫乐同样是光明正大的事。

当时有句话说:当地人是用整个身体活着,意思是全身器官都在享乐,都被骄纵。各种小动物烹调成的美食,送到斜躺着的贵族面前,由奴隶小心翼翼地喂食。

而所有的欢乐,就因一座突然苏醒的火山在夜里轰然爆发,熔岩冲滚而来,碎屑尘暴伴随热浪湮灭全城,被定格,进而被遗忘了1700年。自从它重现之后,“一座失德城市遭天谴”之说,就没有停过。

庞贝古城是人类史上最经典的天降横祸,从考古中可见当时人们的惊恐万状。现代案例像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同样在瞬间夺走二三十万条人命,冲击范围也很广。其他各种地震灾难对很多个人所造成的改变,同样非常巨大、深远,但对国家来说却未必,多数天灾冲击的是一城一地,即便惨重,还有修复之日,时过境迁,也就成了历史。

对照此番瘟疫浩劫,虽然没有血肉模糊、楼塌桥断的画面,影响却遍及全球,并且大概会持续许久。对多少个国家、社会无数人的生活、生命的改变,也就更加深沉,仿佛一种慢性病。那不是忽然降临的、会因难忍而哀嚎的剧痛,更像逐步加温的炙烤,在因之而改变的人生未来漫长日子里留下闷闷隐痛,逼迫人们去调适,极端的甚至走上断然割裂的路。

这场灾难对时代的改变还难以下结论,如果将之扩大到疫情意外加剧中美关系的恶化以致其后的影响,恐怕此刻更不好说。这到底是大时代的一首插曲,还是决定剧情发展的主题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是谁,身在何处,当下都成了这出历史剧里的路人甲乙丙。

因为时代巨变而凋零或变貌的城国自古多有,也少不了文人的感慨与检视。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代表作《长安古意》,描绘汉代长安的骄纵喧嚣,穷奢极欲,以及贵气逼人。

贵族竞相以排场凸显权势,豪门白天忙着相互勾结或明争暗斗,“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到了晚上,长安就是声色犬马的不夜城,王孙公子和各路江湖人物同欢共醉于妓院青楼,“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淫乐风气之盛,连皇家禁军的骑兵也乐此不疲,“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然而天下太平久了,朝廷之上争斗不断,排挤贤良,权贵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连舞伎都觉得自己的歌舞千古第一,人人自以为是,“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于是诗人说,“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终于来到一个大时代的节点。卢照邻诗歌剑指唐代朝廷,当然也感叹一己的卑微,无力避免灾难。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今日世人总是比古人有更多办法和资源去应对,把灾难的悲剧程度压到最低;但除了资源,人类更需要的是智慧。有些千年不易、放诸四海颠扑不破的传统智慧,例如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都可以在不同的宗教和哲学里找到,据说庞贝墙上涂鸦也留下“没有永恒事物”的句子。而对应于此的智慧,不外就是韬光养晦,谦冲自牧,时时怀抱敬畏之心,或者顺天道而行罢了。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徒有金樽忆盛世”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