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今年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并从对“该不该打满分”的分歧转向对阅卷组负责人“既当阅卷组长又出书辅导高考作文写作”的质疑,所涉多方相继发声。陈建新面对媒体询问,其表示不清楚出书问题。澎湃新闻从接近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人士处获悉,该院确实收到来自湖北、举报陈建新的邮件,并与举报者进行联系,会对所举报的情况进行了解。(8月10日 澎湃新闻)
今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引发截然不同的争论,而这把“火”继续燃烧到阅卷人陈建新身上,意外曝光的是,陈建新既是高考作文的评卷人,其又“古道热肠”的在全省一些高中开展高考作文写作,在网络上开展作文写作培训,又出现了陈建新为名的高考作文系列书籍。高考作文这趟水,陈建新能否做到清者自清吗?
一面是阅卷人,另一面是高考作文讲解人、高考作文出书人。一个代表着公共利益,另一个则代表着陈建新个人或者高考作文产业链上部分人的利益。当两种利益相互纠葛甚至相矛盾的时候,陈建新到底是守护天平的人,还是关注一己私利的商人,就很难说得清楚。一旦其倾向于个人利益,高考作文的评分指挥棒下,谁又会是幸运者,谁又会是那个倒霉蛋,或就锁定在阅卷组长的手上?而相应的结局之下,就会把顺从其思维的作文者捧出可圈可点分数距离。
尽管高考作文的评判上有诸多的程序和规则,可以保证高考作文不至于因阅卷老师的个人喜好、倾向而满盘皆赢或满盘皆输,但当公众知道陈建新出书讲解高考作文、组织高考作文培训等系列活动,成为这一产业链中绕不过去的“守门人”时,规则的效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深入思考、认真面对了。
而另一方面,陈建新把满分高考作文予以公布,本身即违反高考阅卷纪律。而这一系列的操作,很难让陈建新交待清楚,其以一名公正的阅卷人身份继续评判阅文,恐怕也难以为继。
当媒体就高考作文出书一事采访陈建新本人时,其简短回应即挂断了电话。心中无杂念,何必此躲闪。当陈建新力排众议给《生活在树上》以满分时,当陈建新的讲座“普及”他高考高分作文理念时,这其中是否存在着某种暗示或者更有甚者存在某种交易?这些背后的内情,更需要在阳光下晒一下。
高考题泄露的情况虽已不多见,但某些培训机构神压题的操作背后却被证实存在泄题的灰色恶劣行径。既然当了高考作文阅卷者,又在另一空间神操作卖题讲题,这种正面赚公益、谋名声,另一手又赚得盆满钵平,是不是另一种“利用职务之便”呢?守得公正,高考作文才能传情达意、树文立人,否则,就会助长另一种考试的不平等。这夹杂着商业铜臭的阅卷人,理应也必将会和他一起厮混的产业链一样最终被清除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