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副教授受质疑不是坏事-中国讯息网

26岁副教授受质疑不是坏事

作者:王军荣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8-10 09:00:53

  记者8月8日查询发现,湖南大学官网近日更新教师信息显示,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8月9日《澎湃新闻》) 

  26岁工学女博士已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这的确是新鲜事,在网上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质疑”,这虽然有点“习惯性质疑”,然而,却不是坏事。能够经得起质疑的 26岁副教授才是名至实归。 

  网友之所以会对26岁副教授,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太年轻,因为多数人在这个年纪不太可能会被聘为副教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26岁副教授也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论资排辈”的抗议,可以看作是一股学术界清流,但前提是所有取得的业绩都是真实的,被聘为副教授更是与其成绩相匹配。26岁副教授,从学校的角度看,估计是没有问题,学校规定的相关程序也应该是完成了的。但学校的监管力量并不强大,如果有“权力”庇护,即便是成绩存在虚假,也不会被“揭穿”,同样也可以顺利成为副教授,越是“特别”,越要受到学校之外的“监督”,即接受民众的“质疑”,只要能够过这个“环节”,那么26岁副教授就不会存在“争议”,更会成为“榜样”,传播的是正能量。 

  质疑 26岁副教授,无非会集中在两点:其一,是否存在权力影响现象;其二,是否存在学术造假现象,包括学习经历。当然,有些“质疑”是空穴来风,或是道听途说,或是人云亦云。对此,学校应该是主动回应,积极回应,而不是对外界的质疑“装聋作哑”,没有任何的“表示”,摆出一副“清者自清”的高傲姿态,那不是该有的态度。不但要回应,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以最透明的信息回应所有的“质疑”,一方面要公开其家庭背景,比如父母的工作,以及导师是否参与其中,还应该包括聘请的程序;另一方面接受学术方面的质疑,比如论文。湖南大学方面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学校可以选择几篇学术论文公开,或是让网友检索,判断其真实性。 

  不是每一个受到关注的人都能够经得起质疑,也不是每一个受到关注的人都经不起质疑,真金不怕火炼。经得起质疑的副教授才让人敬佩。如果每一个“破格提拔”者均要经受民众“质疑”关,那么还有多少人敢“以身试质”?这会少了许多阴暗的东西。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26岁副教授受质疑不是坏事”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