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智慧班”有违义务教育初衷-中国讯息网

开设“智慧班”有违义务教育初衷

作者:曲征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8-04 08:53:55

 近日,南宁市一所小学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一年级试点开设“信息化智慧班”,加入“智慧班”的学生需交费3980元,同时自行购买平板电脑,并以此作为新生分班的依据。对此学校回应称,“智慧班”是大势所趋,学生参加与否以自愿为原则。(8月2日《南国早报》) 

  客观而言,推进智慧教育增加了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效率,符合教育发展的方向,不过,开设“智慧班”也极有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所以必须三思而行。 

  一方面,学校依据学生是否参加“信息化智慧班”来分班,实际上是划分快慢班的变相操作,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很难避免校方将优质教育资源向“智慧班”倾斜,这对非智慧班的同学是一种不公平。 

  另一方面,近四千元的费用,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而言,是一种沉重负担。尽管校方称依据“自愿”原则来运作,但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许多家长的焦虑所在,在此理念引导下,一些家长最终会选择“智慧班”。即便没有选择“智慧班”,家长心中也不会踏实,教育焦虑会进一步加重。对于非智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不智慧”的标签,这会给他们美好的童年留下阴影。 

  还有,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平时就喜欢抱着iPad玩游戏、看动画片,倘若把平板电脑拿到学校,如何控制孩子玩游戏也是个问题。此外,小学一年级就使用平板电脑,容易忽视汉字书写,也会影响孩子视力。 

  众所周知,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统一性的特点。公益性也即“不收学费、杂费”,统一性是指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等等。很显然,校方引入第三方机构开设“信息化智慧班”,与上述特点不符。 

  从长远来看,智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不过,推进智慧教育不应由家长出资埋单,也不该由社会力量来参与,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依照义务教育公益性、统一性的特点逐步推动。毕竟,社会力量参与此事,必然导致其与学校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背后是否滋生利益勾连与瓜葛,也是令人担心的问题。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开设“智慧班”有违义务教育初衷”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