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开除学籍,处罚重了吗?-中国讯息网

考试作弊开除学籍,处罚重了吗?

作者:黄齐超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7-22 22:07:45

  近日,哈工大威海校区一份处分决定引起网友热议。文件称,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四学生杨某,在两门考试中找黄某某替考,两人因考试作弊被开除学籍。网传杨某考试前已获得某互联网公司offer,在深圳实习。网友感叹:“处罚是不是太重了?”7月20日,该学院告诉记者 ,此事学院是根据学校文件执行,文件已交给学生本人。 

  参与考试作弊的两个大学生被学哈工大威海校区开除了学籍,其中请人代考的杨某已经被腾讯录取,即将入职腾讯,不少网友唏嘘不已:这样的处罚是不是太重了啊? 

  杨某考试作弊,被开除学籍,不仅无法正常毕业,就连心仪的工作也要泡汤,确实令人惋惜。不过,虽然大学有自治权,但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对考试作弊零容忍。当然,考试作弊的严重程度不同,处罚也不相同。 

  杨某请黄某替考,第一场考试时,黄某居然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涂改成了杨某的名字;第二场考试,黄某夹带小炒进入考场,又被监考老师发现。综合这些信息,我们不难得出:黄某、杨某跟本就没有把替考、夹带小炒当回事。明知考纪校规严格,他们依然不管不顾,这样的作弊行为,难道不算恶劣吗? 

  2015年,考试作弊已经入刑,这意味着,倘若考生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存在作弊,那就要承担刑事责任。虽然大学举行的考试不是国家考试,但也应严肃考纪,严惩作弊行为。其实,学校取消作弊学生的学籍,这样的处罚也不算重,只要学校处罚公平,一视同仁,我们就不应说三道四。毕竟,考试作弊行为不仅涉及公平问题,还涉及考生的诚信,惩戒不应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那么,为何有很多网友认为开除的处罚太重了呢?这是因为之前很多大学考试氛围普遍宽松:有些大学教师考前划考试范围,几乎等于“剧透”;有些大学教师在监考时比较“人性化”;还有的老师在阅卷环节“放水”等等。可是,这样的考试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把学习当回事,不把考试当回事,甚至产生考上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的错觉。 

  很显然,大学考试应该是严肃的、严谨的,否则,高等教育的质量就会下滑。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希望都寄托在教育上,而尤其是高等教育。没有严格的考试纪律,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哪来严谨勤奋的学风?一些网友替黄某和杨某抱不平,这或许恰恰说明之前对考试作弊的处罚过于宽容,现在猛然严格执行,有些人不太适应。 

  大学生考试作弊被开除学籍,这样的处罚并不过分。笔者以为,哪怕是一门边缘化的选修课,既然你选修了,就应认真对待。大学开除考试作弊情节严重的学生,这应成为一种公平的铁律,更应是一种常态化的管理。唯有严格的考风,端正的学风,我们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考试作弊开除学籍,处罚重了吗?”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