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阻断措施逐步解除,有更多的企业获准复工,但政府还是希望企业尽可能安排员工继续在家办公。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呼吁雇主和管理层,应该打破传统旧框框,改变要求员工出现在办公室的固有观念,因为居家办公未来会逐渐成为新常态。
如今的网络科技如此发达,居家办公早已不是新鲜事。在一些科技公司包括微软、谷歌、雅虎、面簿等,居家办公早已成为常态,不少人对在家办公表示欢迎。很多企业为了降低员工聚集,在阻断措施期间也能维系经济正常运转,选择支持员工在家里办公,以期缓解因疫情冲击所造成的损失。居家办公因此成为“新宠儿”。
只是当我们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还有多少企业会继续允许员工居家办公,还是会让员工重返办公室,恢复固定朝九晚五的工作。
现在大家都期盼疫情可以早点结束,但何时能结束,取决于疫苗多快面世。在疫苗问世前,各行各业对未来完全复苏前景都持观望态度,能否渡过眼前的难关,依然充满未知数。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很难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
在疫情暴发前,常听到公司同事讨论居家办公的好处,羡慕允许员工居家办公的公司,更期待公司有一天可以实行灵活办公制度。这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有谁会料到因这次的突发事件而成真。
为了确保员工居家办公能顺利运作,IT部门忙得不可开交,紧急为居家办公员工安装和调试远程登录系统的环境。有些人战战兢兢,担心害怕无发融入并适应新环境的生活作息;有些人欣喜若狂,因为可以短暂告别早出晚归,拥济不堪的巴士和地铁,不用担心迟到。
公司获准复工必须符合当局的安全要求,当然不是所有员工都可以立即重返工作岗位,公司也规划好员工复工的时间表,按安全要求,按部就班让员工尽早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过去两个月让更多人了解了什么是居家办公,体验过在家办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在电话中和一些同事谈感受,对那些有小孩的夫妻,在这段时间里要兼顾在旁督导孩子居家学习,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又害怕影响工作。
一些和长辈住在一起,婆媳因为孩子的居家学习教育问题产生很大分歧,导致关系紧张,面对多重压力,让在家办公的家长苦不堪言,感慨还是回到办公室办公好。
单身和没有小孩的夫妻,则享受居家办公的生活,认为有空间自由,没有约束,还省去早出晚归,节省了不少交通费用和时间。
听完同事发牢骚,意识到人总是自相矛盾,在还没有体验居家办公的生活前,即期待又羡慕;但体验后就会发现,现实和梦想距离太遥远。
对我而言,员工居家办公自制力很重要,缺乏自律的员工,总是以各种理由,推翻自己的所谓计划和规划等,不能有效在规定工作时间完成任务。
居家办公很容易被零零碎碎的事情干扰,例如父母、伴侣和孩子都可能会造成影响;还有各种各样日常噪音,好比被收音机、电视机和装修打钻的声音干扰。这种种因素都会导致分神,比起在公司上班更忙、更累,工作的时间也跟着拉长,更容易精疲力尽。
在传统观念中,公司和家是两个不同地方,公司是上班的地方,家是我们消除一天疲劳,让身心休息的地方,之间界线划分得很清楚。居家办公却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作息,使生活跟工作分不开,失去了界限感,下班这股驱动力也随着消失殆尽。
沟通对一个成功的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部门之间互通信息,同事之间的彼此沟通互动与反馈,工作经验的交流。良好的沟通能化解管理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而居家办公制约协作与沟通模式,无法直接面对面地交流,人长期宅在家与世隔绝,自我封闭,各自为政,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抑郁症和心理健康问题,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一路来我公司有为员工安排一些体育活动,有每周固定一天打羽毛球,踢足球,做瑜伽,一年一次有打保龄球,集体步行等。公司在一些重要的民族节日,为员工举办联谊,例如庆祝农历新年、开斋节、屠妖节、圣诞节等。这些活动有助于让不同种族的员工,加深对各种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感受一下异域风情。
有员工生日的时候,公司就会订生日蛋糕,安排小型生日会,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和关怀,增强团队的感情与凝聚力,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但居家办公却削弱沟通交流的基本模式,员工失去体会一起面对面庆祝交流的欢乐机会。
虽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居家办公,疫情过后,未来理想企业的办公模式,是融合居家办公和办公室工作两种灵活办公制度,安排员工每周一天或两天居家办公,三天到四天回办公室工作。这不仅使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灵活和有弹性,还有助于员工在家庭和工作取得平衡。
任何制度都有利与弊,居家办公正处于一个临界点,企业、公司、员工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去适应和改变。习惯会随着环境改变,久而久之就会成自然。面对全球性的改变,我们要调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