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官网咨询投诉一栏显示,5月22日,有粟姓网友反映湖南卫视金鹰卡通频道18时左右播放的一款动画片《菲梦少女2》“价值导向有问题”,不应该提倡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得花里胡哨的还在舞台上表演换装。6月12日,针对投诉,湖南省广播电视局答复称,该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令金鹰卡通频道核查整改。(6月30日《都市晨报》)
《菲梦少女2》主要讲述一群有音乐梦想的少女团结合作、历经考验、努力奋斗、共同成长的故事,向观众传达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正能量,内容没有导向方面问题。从内容来看,这确实是一部“好看的动画片”,确实是一部“适合儿童的动画片”。动画片就应该是能够给孩子有益启迪的,带来启发的,受益无穷的。
遗憾的是,“动漫人物染发”成为了一大败笔。为何要“给动漫人物染发”呢?有关方面的解释是这样的:由于该片动漫人物较多,为帮助观众快速分辨动漫角色,制作公司将人物头发设计成不同颜色以提高角色辨识度,并非提倡染发。这样的解释能说得通。但是,你也不可否认的是,“动漫人物染发”确实会误导孩子。孩子都是懵懂的,他们心智还不成熟,看到“动漫人物的彩色头发”,会因为“爱屋及乌”而爱上“彩色的头发”。倒不是说“彩色的头发”就是万恶不赦的,而是说并不适合孩子们,染发的危害比较大,比如损害身体健康,比如容易让孩子的价值观、审美观出现偏差。
作为动画片的创作者,理应考虑“谁是受众”。即便是“无心之举”,却至少说明在制作的时候是“粗枝大叶”的。给孩子看的节目,就应该是“一尘不染”的,就应该是“阳春白雪”的,就应该是导向正确的,误导这样的事情,不能只用“误会”来解释,“小误会”造成的或许就是“大问题”。方便“分辨角色”的说法行不通,“分辨角色”,不能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些事情?想想很多年前央视播出的“小动物手拉手下水救人”的动画片,危害何其之大?
“不适合儿童看的动画片”并不少见。有导致“恶性事故”发生的“烧烤喜羊羊”情节;有误导孩子的“黑老大纹身”的场景;有容易导致模仿的“小动物喝酒”的画面。这些“动画片的场景”都是不合适的,有可能致使孩子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出现问题,甚至出现“错误的生活理念”、“错误的生活知识”。
动画片一般都是给孩子看的,就应该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而不是起到反作用。动画片,不是可以“乱涂乱画的片子”,给孩子看的动画片需要精品意识。举报“动画片人物染发”,动画片的“黄头发”是该洗洗了,“刺儿头”是该剃剃了。动画片,要“动”起来,更要“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