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是建党99周年的日子。以99年前的7月为起点,一代代共产党人汇入信仰的洪流,推动百年中国的浩荡前行。在“信仰之河”里,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轮”,而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考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信仰之河”奔流不息。
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99年来,信仰在奋斗中淬火,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足迹,构成了一个国家为强大而探索的思想史,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天空。中国共产党用将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让信仰成为一条绵延至今的长河,流过峥嵘岁月,见证历史沧桑,融入时代精神,汇聚于信仰的旗帜之下。
信仰是什么?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动力;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笔者认为,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从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迈向社会主义强国,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实践、一套新的政治制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大浪淘沙,惟真信仰不会被黑暗吞没。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世道人心的真理。焦裕禄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沈浩扎根小岗村,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杨善洲放弃退休后悠闲的生活,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不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或者财富,而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这个群体的心灵密码,有着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基因。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回到马克思主义,回到共产党人的信仰,我们会发现:信仰,是一笔不能因时代结束而宣告消亡的无上财富。如今,相比于建设年代的激情澎湃、质朴单纯,我们现在少了封闭与孤立的困境、匮乏与贫穷的难题,多了不同利益的纠结交汇、不同观念的激荡交锋。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历练韧性,坚定信仰,校正人生航向和目标,并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何出发。
“以史为镜,可以筑牢信仰。”中国共产党99年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一面修正我们言行的镜子。党性不是天生的,信仰也不是自发的,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当一次次考验荡涤尽时代浮躁和物质浮华的本色精神时,当精神传承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时,我们无可选择,唯有将这种最质朴却最珍贵的精神,传递下去,使其穿越时空生生不息。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99年砥砺奋进,深刻揭示一个拥有坚定信仰的政党,定能汇聚战无不胜的力量,创造喷涌而出的幸福源泉。让我们牢记这一点,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修养,切不可让信仰之河“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