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校园吃上放心食品-中国讯息网

让孩子们在校园吃上放心食品

作者:张立 阅读量:6240954 发布时间:2020-06-25 23:29:19

  近日,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称《行动方案》),部署开展2020年至2022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全面落实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切实强化监管,治理突出问题,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6月24日 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等四部委制定出台的《行动方案》,指向社会广泛持久关注的校园食品,特别是重中之重的让学生们吃上放心饭问题。让孩子们吃好吃得起吃得放心,这应该是校园食品的终极目标。但是,从现实来看,我们离这个目标,恐怕还有一段距离。《行动方案》的出台,相信能够为实现这个目标加把劲。 

  从学校内部自给自足式的校园餐厅到政府采购、市场化的食品供应,校园食品供应正朝着规范的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前进。但是,市场化并非是一剂完全无副作用的良药。保证向学生们提供安全便宜放心的校园食品,仍然是一个需要戮力破解的问题。 

  从媒体不断报道的情况来看,即便是招标统一提供校园食品的项目,菜品质量差、品种单一、价格偏高仍然存在,在一些学校,甚至存在着菜品中屡现苍蝇、正在长大的青蛙尸体。有的校园食品供应纰漏百出,造成学生腹泄、呕吐、高烧等食源性案件也被媒体曝光过。校园食品安全,事关一个学校内部秩序的维护,事关学生的健康安危,更事关整个教育体系完善程度与否。 

  《行动方案》明确规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进一步把责任压实。从校(园)长陪餐制到明确校(园)长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这是让校(园)长有权必有责的一个制度性安排。校(园)长的责任明确了,到位了,既能事前预防,事后又可以追责。同时,对接了供应校园食品方的责任,这把悬在头顶上的利剑,使供应接受双方可能存在的“潜规则”被钳制,拒绝其生存空间,各个主体责任各就各位,懈怠、唯利性就会失去动力和土壤。 

  降价不能降品质。在实行市场化采购供应过程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方面,或者教育监管部门,希望把校园食品供应的价格降下来。但是,并不是最便宜的就是最符合要求的,要真正在供应成本、食品质量、食品种类等多方面进行考量,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吃得起、吃得好、吃得舒心。严格按照种类、质量、品味、安全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考核,形成最佳性价比,保证校园食品品质有保障,市场有口碑。 

  让孩子们吃上放心食品,需要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学校在此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差距和短板更大。从让学生们吃上热乎饭到吃上放心饭、可口饭,到吃上安全食品,这又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过程,需要学校、食品供应企业、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各相关方面,明确各自的责任,真正把属于自身的职责担起来。不仅要服务深入到农村学校,监管和责任也要深入到农村学校。 

  校园食品规范供应服务到位,责任到位,监管到位,让学生吃上放心食品,就不是一件难事。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让孩子们在校园吃上放心食品”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