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重庆潼南区委宣传部了解到,2020年6月21日下午15时30分左右,潼南区米心镇报告:该镇童家村涪江河坝水域发现有人落水,当地政府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搜救。初步调查,失踪人员均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镇小学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童家坝涪江河一宽阔的河滩处玩耍,期间有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央视新闻客户端6月21日)
眼下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人们开始恢复常态生活——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始开学复课,商店开始营业,景区开始纳客......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过惯了“宅生活”的孩子们也像大人一样有了某种外出的冲动。夏天来临,酷热难耐,于是孩子们约上三五好友纷纷到水中“一洗为快”。殊不知,此时此刻,危险却在向他们步步逼近,很多小学生因此命丧水中,防溺已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社会“必答题”。
敬畏生命,答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必答题”。人是社会资源中最宝贵的一种资源,敬畏生命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党和政府向来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不惜花巨资保护好每一个公民的生命,让“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落实到位,彰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人民至上”的原则。同样,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生命呵护也是对生命的敬畏。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测,既然如此,就应该织就严密的保护网,防止孩子溺水等不测事件的发生。看护好孩子就是对祖国未来负责,这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
守土有责,监管有方,认真答好防溺水这道“必答题”。一方面,学校要守土有责。学生家长既然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要代替履行好监管责任,看管好这些孩子,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溺水事故,学校就难辞其咎;另一方面,作为家长要教子有方,平时教育孩子懂得擅自外出游泳的利害关系,孩子外出要有家长陪同,不要让孩子单独行动,这很容易发生各种不测。
方法得当,教育孩子要见义“智”为,而不去冒险。现在有些未成年人不懂得如何施救和自救,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常常会茫然不知所措,看到有人落水便贸然前往施救,结果别人未救到反而搭上了自己的生命。学校也好,家长也好,平时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施救方法,不掌握要领就不要贸然去施救。以这次重庆溺水事故为例,一名学生落水其余8名学生去施救,结果全部身亡,这血的教训人们应该牢牢记取。
眼下正值盛夏酷暑季节,有些地方出于防疫之需学生并没有全部复学开课,在此情形下就要看管好那些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孩子们,决不能撒手不管。希望我们的学校及时开展一些必要的施救和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孩子掌握更多的求生本领。此外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答好夏季防溺水这个社会“必答题”,唯如此,才能确保学生安全,进而还社会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