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 王江雨:立法无疑让“一国两制”边界发生变动,中央权力迈进一大步,香港自治范围随之缩小。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正思香港顾问公司总裁 陈少波:港版国安法是一个信号,告诉香港必须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了。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马岳:很多人期待美国出手,美国会怎么做,取决于香港在北京心中的地位……从北京的态度看,它已经准备要牺牲香港了。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新法若能创造长期稳定和平的投资环境,对香港是个极大的利好。
卦哥家
‘港版国安法’这个新词问世不过一周,却成为刚刚结束的中国全国两会上最受热议的课题,也引发中外政坛和金融市场震荡。这部新法及其订立过程冲击了许多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认知,有人断言它将让香港步入‘一国一制’,也有人视它为港岛乱局的终结者。究竟这个亚洲金融中心的未来是否就此改写?香港问题背后的中美博弈局势又会因此发生哪些变数?
刚过去的中国全国两会(人大、政协年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外界期盼的疫后经济振兴配套,而是半路杀出的“港版国安法”。
这份名为《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的法案,本周四(28日)在全国人大毫无悬念地高票通过。这颗震撼弹被抛出一周多来,引发中国内外震动不断——港股单日狂泻5%、街头暴力示威重现、美国警告将取消香港特别贸易待遇……
“港版国安法”细则尚未出台,但支持和反对阵营已经为它定性。一派认为它会令香港走向“一国一制”,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宝座跌下;另一派则欢呼香港终于可以止暴制乱,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只有一点毫无争议:香港将不再是现在这个香港。
这部新法究竟是让香港走向深渊,还是走出泥沼?一切要从法案本身说起。
“决定加立法”两步绕过香港立法会
全国人大上周五(22日)开幕时,提出以“决定加立法”的两步走方式,绕过香港立法会,从国家层面为香港订立国家安全法。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人大常委会将着手制订“港版国安法”具体条文,外界普遍预计新法将在9月香港立法会选举前颁布。
根据通过的决定内容,“港版国安法”针对的是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以及外国和境外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活动。它也允许中央政府国安机关“根据需要”在香港设立维护机构,履行维护国安相关职责。虽然细节尚未出台,但光是“中央直接为香港订立国安法”和“在香港设立国安机构”这两点,就足以触动港人的神经。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连连感叹:“这就是‘揽炒’(同归于尽),这就是一国两制的终结。”他说,港版国安法比去年引发强烈反弹的《逃犯条例》修订版涉及范围更广,执法力度更大,表明中央政府已对香港自治失去信心和耐心,不惜以失去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为代价,也要强硬干预香港法律体系。
立法让一国两制边界发生变动
港府曾在2003年前推动以国安内容为核心的《基本法》23条立法,但随后在50万港人上街抗议的压力下撤回立法草案。全国人大此次将“港版国安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令相关法律无须通过香港立法会审议,直接由特区政府公布实施。这被部分香港法律界人士视为违背“一国两制”原则。
不过,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受访时指出,现有《基本法》一些条文较为模糊,各方可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解读。例如,23条规定香港应自行立法保障国安,但并没有排除全国人大为香港立法的权力。
王江雨说:“虽然附件三主要是国歌、国旗和领海等全国性法律,但它没禁止中央专门针对香港设立国家安全法,理论上中央也可把‘港版国安法’适用于全国,这是可自圆其说的。传统法理解释并不足以阻拦全国人大立法。”
他坦言,立法无疑让“一国两制”边界发生变动,中央权力迈进一大步,香港自治范围随之缩小。但究竟是否违背“一国两制”,还是要看法律如何规定和执行,尤其是新设立的国安机构会发挥什么作用。“按常理推断,这个机构可能有搜集情报和取证调查权,和香港警方配合行动。如果赋予它实施拘捕和审讯等强制措施的权力,那毫无疑问是破坏一国两制。”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正思香港顾问公司总裁陈少波受访时也推测,在港国安机构主要是起到震慑作用,“港版国安法”针对的也是触犯“四宗罪”的特定团体、活动组织者和官员。他认为北京会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港人了解法律不会影响大部分市民,更不会为难投资者。
但马岳认为,无论北京如何宣传,港人都不会买账。“港人向来对大陆法治缺乏信心,否则去年修例就不会闹得那么大。现在上街(示威)被捕的刑罚已经很重,国安法力度肯定更大。届时普通人会不会因言获罪,谁也不能保证。”
学者:国安法落实前 市场波动属正常
“港版国安法”亮相一周多来,因疫情而平静一时的香港街头又现暴力冲突,港股恒生指数也震荡不断,一度创下近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据路透社消息,已有一些大陆富豪因担心新法将危及他们在香港的财产,开始考虑把资金转往新加坡、瑞士和伦敦等地。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预计,在国安法落实前,香港将面对更大动荡。“那些可能受到法律制裁的群体,现在肯定会做困兽之斗,短期市场波动是正常的。新法若能创造长期稳定和平的投资环境,对香港是个极大的利好。”
傅方剑受访时指出,香港的金融服务多是面向中国公司,在当地股市挂牌的主要大型企业,实体业务也在大陆。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走到今天,离不开背靠中国的优势。“资本都是逐利的,只要中国经济发展不停滞,外国资本能赚到钱,投资者就没有理由跑路。”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香港的存量达到6220亿美元(8817亿新元),相当于香港同年GDP的170%,说明大量中国企业通过香港投资全球。96家中国央企中,有50家至少有一家子公司在香港上市。据彭博社统计,“港版国安法”提出后,大陆资金加快吸购港股步伐,至今净买入超过15亿美元港股。
王江雨认为,如果国安法出台后既能维持社会秩序,又不破坏香港法治基本面,投资者还是喜闻乐见的。退一步说,即便港人以罢工等非暴力不合作行动继续对抗,导致外资流出香港,也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最糟的是像去年那样,大批示威者在街头打砸抢、侮辱国旗、冲击驻港机构……如果不能控制这个局面,香港就算依然是金融中心,对中央来说也不过是一个离心离德之地,投资者和港人要走就走吧。”
美国制裁力度会有多大?
“总统先生,你是唯一能救我们的人。如果你阻止中国侵略香港,你也拯救了全世界。”
北京出其不意祭出“港版国安法”,令本想以“揽炒”倒逼中央让步的香港民主派措手不及。民主派领袖、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上周通过电视采访向美国总统特朗普求援,期待对方出手制裁中国,阻止这部新法落地。
特朗普昨天宣布,由于香港不再享有自治权,美国将采取措施撤销香港的特殊贸易待遇,并制裁侵害香港自由的大陆与香港官员。不过,他并未提及对港制裁细节,也没有退出年初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美国可能对香港采取的制裁措施中,最严厉的就是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待遇,这意味着香港和大陆一样面对美国加征的关税。此外,香港可能难以进口被华盛顿视为敏感的技术产品,港元和美元的自由兑换制度也面对风险。
华盛顿制裁力度有限
不过,受访学者普遍认为,华盛顿对香港的制裁力度有限,以避免损害美国在香港的利益。北京也预估到这一点,权衡利弊后决意推出国安法,不让香港继续成为美国对抗它的棋子。港版国安法推出后,香港在中美博弈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傅方剑分析,香港和美国的贸易关系与中国大陆相反,它是美国赚取最高贸易顺差的单一经济体。“美国如果取消香港的特殊关税待遇,销往香港的大量美国商品得被征税,在港美企也跟着遭殃,相当于‘杀敌不到八百,自损超过一千’,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港府工业贸易署数据显示,香港2018年是美国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场,第四大牛肉产品市场,和第七大农业产品市场,美国全年在港赚取贸易顺差高达311亿美元。此外,香港美国商会有1200多家会员企业,另有8万5000多名美国公民在港居住,收紧签证审批将牵连美企和美国人。
王江雨直言:“特朗普政府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政府,不会为了香港而和中国开撕。”他也指出,从中美在贸易战和疫情期间的摩擦来看,中国发现即便在香港问题上让步,美国也总有借口制裁它,这必然导致美国对中国决策的牵制作用越来越小。
马岳将美国视为阻止国安法落地的唯一转机,但他对此并不乐观。他说,很多人期待美国出手,但美国会怎么做,取决于香港在北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香港在经济上是外国资金进出中国的重要窗口,政治上是向台湾展示‘一国两制’方案的范例,但从北京的态度看,它已经准备要牺牲香港了。”
北京不会再让香港充当中美的“杠杆”
以资本主义制度运作的香港,向来扮演中国与世界商品和资本联通的桥梁。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香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已远不如前。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时,它的GDP相当于大陆的18%,如今仅不到3%。去年中国大陆出口到香港或经由香港出口的产品占总出口的12%,远低于1992年的45%。
傅方剑认为,香港仍是大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但随着大陆金融市场4月全面开放,投资银行和评级机构可以直接入场,香港的地位会被进一步削弱。“如果香港不积极转型,将面对新加坡等其他区域金融中心的挑战。”
陈少波指出,中美过去能通过香港获取各自需要的好处,但随着两国实力越来越接近,香港不再能发挥战略撬动作用,这个“战略三角”也随之崩塌。再加上近年来中美关系转向以较量和对抗为主旋律,未来北京不会再让香港充当两国间的“杠杆”。
他说:“港版国安法是一个信号,告诉香港必须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了。过去几天香港各大财团纷纷表态支持国安法,就是对这个信号的明确回应。中国崛起的大势难以逆转,这也是反对阵营的悲哀——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香港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
一部“港版国安法”不足以全盘改写香港大局,真正决定它前路的,是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转变。这颗“东方之珠”之所以闪耀,与它在中西社会的左右逢源有关,但那个年代已成过去。无论今后是明珠蒙尘,还是再放异彩,香港的未来都不再是街头示威者所能够左右。
港人和港漂怎么看?
“你问我是什么感受?首先当然是愤怒,但更多是悲哀和失望……我觉得我们已经做不了什么。”
电话那头的香港白领梁萨谬(音译,Samuel Leung,36岁)语气中满是无奈。他说,“港版国安法”宣布当天,朋友都哀叹“香港没了”。他也开始担忧,每年都去维园参加“六四集会”的父母,今年还能否成行。
随着反修例风波愈演愈烈,梁萨谬觉得中央迟早会对香港出手,“但没想到他们这么心急”。他说,香港街头刚因疫情而平静下来,“港版国安法”又激起民间的反抗情绪,对中央和香港来说是两败俱伤。
港青不会偃旗息鼓
在梁萨谬看来,港人的抗议潮不会因新法而偃旗息鼓,反而有越来越多年轻人会抱着“揽炒”心态背水一战。他说:“我们这些有稳定工作的‘老人’还有所顾虑,年轻一代可能觉得不管被抓与否都看不到出路。人在无路可逃时就不会退缩,反而更要奋力一搏。”
黄之锋等泛民主派人士呼吁美国加大对中国施压力度,甚至撤销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但梁萨谬对此没有信心。他说,美国原本是个可信赖的国家,但如今在特朗普统治下国内局势一团乱,“现在他们连疫情都解决不好,很难想象能怎么帮到香港。”
梁萨谬原本考虑移居美国,但特朗普上台令他打消了念头。这名金融科技业者坦言,从工作机会和生活水准来看,香港还是优越于许多地方。“英国金融科技不发达、澳洲工资相对较低……我考虑过新加坡,但新加坡太热了!”
“港版国安法”宣布后,梁萨谬一度搁置的移民打算再上心头。他说,如果日后越来越多外企撤离香港,政府也开始监控WhatsApp等通讯工具,甚至逼得港人要用虚拟专用网络(VPN)上网,他就没法在香港待下去。
港漂:新法将加剧香港社会分化
“港漂”林升(化名,32岁)最近开始考虑搬离香港,他要前往的不是英美国家,而是一河之隔的深圳。
林升13年前从大陆到香港读大学,毕业后在当地工作至今。反修例运动爆发后,他的态度逐渐从支持转为反感,“我认同‘五大诉求’,但不认可示威者盲目攻击他人,破坏社会稳定。这场运动已经太过情绪化了。”
身为律师,林升认为“港版国安法”的震慑意义大于实际作用,他也不担心香港会因此失去金融中心的地位。他说,香港的全球化金融体系是多年累积而成,中国其他城市很难在短期内建立同样的制度和声誉。但他悲观预测,新法将加剧香港社会分化,自己也很难和同事朋友就此进行理性讨论。
“真正让我心累的是现在压抑的社会氛围:大家以立场分敌我,而不是就事论事,跟周围的人交流变得越来越费劲。这样下去,我不如回到大陆生活,虽然和香港比一定有不便之处,但总好过现在无法沟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