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课题永远不缺讨论余地-中国讯息网

“平等”课题永远不缺讨论余地

作者:严孟达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5-10 14:48:23

“平等”与“不平等”永远是个很有讨论余地的课题,若脱离现实,光谈“平等”没有多大意思。

我国应从疫情中吸取什么教训?

本地学术机构Academia.sg在五一劳动节举办网络研讨会,会上本地及外地社会学者探讨了这个及时命题,所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疫情暴露了我国社会的不平等问题。

他们所谓的“不平等”,包括了新加坡人与外籍劳工之间的不平等、性别差异与国籍不同的不平等。疫情尤其暴露了低收入者的困境,如白领阶级可以迅速改变工作方式,在家工作;打零工和自由工作者却在一夜之间饭碗打破。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周三发布的一份调查发现,在育有12岁或12岁以下的孩子的母亲当中,有17.4%表示由于缺钱,孩子得不到足够的食物。美国幼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粮食不安全状况”,目前的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情况更糟糕。世界最大经济体在大传染病面前竟也如此不济,其他落后国家的情况更难以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在冠状病毒疫情向全球蔓延开来时便提出警告,世界上的贫穷国家所面对的疫情灾难更大,因为国家缺乏防疫和治疗的资源,更多人会因失去工作而陷入水深火热中。

新加坡不实行全面的封锁策略,就是顾虑人们完全禁足出门,穷人遭受的痛苦与不便甚于高收入者。过去两个月来违反安全距离规定的事故接二连三,“肇事者”大多是草根阶层的小老百姓。

现在即使没有全面封锁,低收入者的生计也受到严重打击。如在加强版的阻断措施下,家庭作坊生产的烘培糕饼小生意(HBBs,home based businesses)在4月25日被禁止了。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殷丹在本周一的国会中,发表了一个情理兼备的演讲,生动地道出了一些就靠私家厨房做点小生意的家庭所陷入的困境。由于突如其来的禁令,这些家庭生意必须临时给订货者退款,已经购买的原料也无法保存,既没有收入又亏了本钱。政府在5月2日宣布的几项放松,终于让家庭烘培生意可以在5月12日恢复。

在3月间的一场白宫记者会上,一位NBC电视女记者问总统特朗普有没有注意到,有钱有门路的人便有办法优先接受冠病检测的现象。特朗普说,他有听说了,随即又补上一句:“生活本来就是如此”(That's been the story of life),言外之意是“何须大惊小怪!”

许多美国媒体不约而同突出特朗普这句令人憎恨的话,但深思一层,他的话也不完全是错的。在现实中,有钱的人总是“比较有办法”。这种“不平等”现象存在于任何国家、任何政治体制内。“生活本来就是如此”,这样“政治不正确的话”,也只有特朗普敢说。

在新加坡,也有“优先”接受冠病检测的人群,他们包括几个群体:前线医护人员、疗养院里的老人、受感染的群体和客工。为所有国人进行冠病检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

卫生部长颜金勇日前在国会演讲中强调,当局的重点在于为确诊病患的年幼孩子,和在疗养院里的年长者检测,“即使他们没有任何感染症状”,收入阶层背景完全不是考虑因素。每10万人中就有2500次检测,本地的冠病检测率是全球最高之一。灾难面前,最须要政府扶一把的是低收入者、弱势者和年长人士。

新加坡的富裕,撑得起一个健全先进的卫生医疗体系,因此,冠病死亡率超低(低于0.1%),死亡病例几乎都跟年长患者的其他并发症有关。

本地病患不论年龄都受到平等对待,一位102岁确诊老妇女,在劳动节当天治愈出院。她是本地年龄最大的冠病病人,她生于1918年,正是西班牙流感暴发的一年。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在疫情高峰期内,医院不再接受年长的确诊者,要他们把宝贵的床位让给年轻和年幼病人。这个“不平等”现象,是它们的人民所必须忍痛接受的。

新加坡政府不只须要随时评估任何大政策小措施对底层国人的影响,也要尽量“平等”照顾不同行业。在非常时期如何定义“必要服务行业”,在民间引起不小的争议。不少人认为,中医诊所和中药店的辅助角色,没有受到“平等”的对待。卫生部长颜金勇在国会中回答李美花议员的问题时也坦言,抗疫工作小组对这个问题(哪些是必要行业)也有过激烈讨论。

至于社会学者所说的“平等对待客工”的问题,李显龙总理最近重复说,政府会像对待本国国民一样对待客工群体。这是表达我们对客工目前困境的同情,给他们添温暖,国人没有争议。但是,当局一旦要把健康的客工,安置到红山21座空置的三房式组屋时,一些居民便有意见。有人担心该区老人面对传染病的风险增加了,更有人担心这会影响到附近的组屋转手价格。

“平等”与“不平等”永远是个很有讨论余地的课题,若脱离现实,光谈“平等”没有多大意思。宋代大学者和政治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于提醒为政者要“接地气”,决策过程不能忽略平民的视角。即使如此,所谓“平等”也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平等”课题永远不缺讨论余地”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