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古曼童”危害童心-中国讯息网

莫让“古曼童”危害童心

作者:朱永华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4-15 20:53:56

  疫情放假期间,韩女士发现上初二的女儿婷婷在家里供奉着一个脸上画着符咒的娃娃。为了防止父母察觉,婷婷把娃娃藏在了房间衣柜里,每天凌晨悄悄起床跟娃娃对话、上香、供奉食品饮料。让韩女士担心的是,女儿不仅仅供奉娃娃,还购买了佛牌、迷情蜡烛、降头粉等物品一同“供奉”。在家长一再询问下,婷婷告知这种娃娃名叫“古曼童”,在“古曼童吧”中有不少中学生都在养,能助她实现愿望(据4月14日《澎湃新闻》)。   

  何为“古曼童”?在看到这篇报道之前,笔者对此一无所知,从相关资料来看,所谓“古曼童”就属封建迷信的“养小鬼”之类的诅咒巫术,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每日对其“供奉”,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还可以惩罚对自己不利的人。尚未成年的初中女生为何会相信甚至迷恋这种东西,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疫情期间,为了“停学不停课”,原本被家长视为孩子“禁忌”的智能手机,冠冕堂皇的成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工具”,在给孩子上网课提供便利的同时,手机里各种“信息病毒”也随之在孩子的世界扩散。再负责任的家长,既不可能始终盯着孩子手上的手机屏幕,更不可能等着上课一结束,就“没收”手机。更可况还有课后作业指导等都需要借助手机完成,自律性稍差的学生。很难拒绝手机里各种信息的诱惑,而且处在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好奇心和模仿力就特强,再加上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乃至“有样学样”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报道显示,“供奉古曼童”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已经不是“个例”,他们不仅建有属于自己的“交流群”,更有线上商家带有蛊惑性的促销和各种各样,价格高低不同的“古曼童”乃至与之“配套”的降头粉等出售,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尽管在媒体调查过程中,自知违法的很多线上商家,行为已经有所收敛,但可以预想到的是,只要中小学生手中普遍存在手机这一现状持续下去,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古曼童”谢幕,在利益驱使之下,不法商家依然会推出其他迷信甚至有害商品去诱导孩子消费。   

  笔者从来不反对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作为“学习用具”,但坚决反对中小学生整天持有手机,尽管为了疫情防控和“停学不停课”的需要,让中小学生开启手机上课模式也是出于无奈,但随着疫情风险的降低和逐渐回归课堂教育,手机还是应当远离校园尤其是中小学生。   

  另外,受到“手机课堂”的余波,不少中学生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回归课堂教育之后,要一下子“戒除”手机恐非易事,况且“学习工具”中也少不了手机。因此,政府监管部门还应当强化监管的前移和主动性,对于不良信息和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违规乃至违法商品,既要及早做出预判,更要“露头就打”,决不能让某些商家打着帮助孩子学习的幌子行危害“童心”及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之实。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莫让“古曼童”危害童心”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