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宣布,将启动总值5万亿美元的经济计划,以应对冠病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金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支持各国中央银行采取措施,促进金融稳定和增强全球市场的流动性。
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G20应对全球经济有可能再次衰退的最为宏大的救助计划。不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仍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不可盲目乐观。
一是疫情的挑战。冠病疫情严重蔓延,经济不得不停摆。有钱能使鬼推磨,问题是如果连鬼也感染了病毒,谁来推磨?
专家认为,全球疫情高峰期将在7月至8月份来临,美国总统特朗普称要到夏季末。这意味着接下来全球经济体将进入相互隔离状态;而在隔离条件下,关闭边境和加强检查将会使得货物通关变得更加困难。
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宅家办公模式,最简单的现实是,不可能在家中组装飞机和汽车。如果隔离让人无法到工厂上班,5万亿美元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创造就业的国家计划将无法实施。
在这样的情势下,各国央行量化宽松计划、用直升机撒钱而向市场释放的流动性,就会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换句话说,流动的钱无法替代固定的劳动力,固定的疫苗和口罩也无法替代需要流动的经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能制造表面暂时的繁荣,临时掩盖经济中的问题。
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已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由于特朗普政府前期应对迟缓,目前美国感染病例高居全球榜首。如果美国不能及时遏制疫情蔓延,不能及时复工复产,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就会给G20实施5万亿美元救助经济计划拖后腿。
二是钱从哪来里的挑战。G20共计5万亿美元救助资金中,有2万亿美元来自美国。我们不得不惊叹特朗普政府的豪气,这是一个大手笔,一下子拿出2万亿美元刺激经济。12年前的金融危机爆发时,小布什政府也不过拿出7000亿美元来救助濒临崩溃的美国经济。
可是,来自美国《月度美国财政部收支及支出》的年末数据显示,2019财年,美国的财政收入总计3万4620亿美元,虽居全球第一,但支出却持续攀升至4万4470亿美元。由此看出,2019年美国收入虽高,仍入不敷出,财政赤字高达9850亿美元。
另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19财年,美国从公众借款总额高达1万6803亿美元。截至2019年末,美国国债规模高达23.16万亿美元。
举债搞建设、发福利是美国历届政府沿袭的经济路线。府库空虚,要用2万亿美元刺激经济,还得靠继续举债过日子。
这好比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美国的债务就像下雨天拖草,越来越重,如果不在实体经济上做文章下功夫,或者一味鼓吹“美国优先”,排斥其他经济体,这种举债过日子击鼓传花的游戏一届一届传下去,总有一天会崩盘。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虽然G20公报表示,为满足民众所需,将努力确保重要医疗用品、关键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正常跨境流动,并努力解决全球供应链中断问题,从而保障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同时,承诺继续共同努力促进国际贸易,协调应对措施,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旨在保护健康的应急措施,将是有针对性、适当、透明和临时的。
但是,国际学术界人士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有可能让全世界看到新上演的贸易保护主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毫不客气地警告,美国国会的2万亿美元刺激政策可能不会奏效。穷途末路之下,特朗普政府还会沿袭“美国优先”的政策,对其他经济体采取隔离排斥的政策。
美国从来都是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握手、台下使绊子。嘴上答应加强全球经济合作,但实际上,随时会以各种借口打折。
在G20实施5万亿美元救助经济中,不排除来自美国言而无信的干扰。
G20的5万亿美元救助经济计划最终能否见效,要看如何应对上述三大挑战。应对得好,全球经济紧张局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如果应对不当,则有可能事与愿违。
末日博士鲁比尼(Nouriel Roubini)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未来会不会比大萧条更惨。一场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更严重的衰退正在酝酿之中。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会陷入更大的萧条。
5万亿美元救助计划,就是阻遏全球经济陷入更大萧条的良药,下面就看具体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