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东莞樟木头镇获悉,该镇一橡塑制品企业将暖心关爱落到实处,不仅2月份全额发放因疫情滞留湖北的员工的工资,并宣布,只要是湖北籍员工符合条件,一定接纳,马上安排上班。来自湖北的求职者将优先录用立即上班。(3月27日《信息时报》)
这是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叫响了自己的口号:“湖北求职者优先录用”。这家公司更是对湖北地区求职者敞开大门。公司发布了“招聘湖北籍员工”的专门通告,只要是湖北籍员工符合公司的条件,公司一定招聘,马上就可以上班。
湖北的疫情在好转,武汉的疫情在好转。“离湖通道”、“离汉通道”也打开了,武汉街头也出现了“遛狗的市民”,这一切都佐证着一个事实,疫情好转之后的生活陆续恢复正常了。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即便是在这个时候,社会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恐惧湖北人,恐惧武汉人,恐惧新冠肺炎治愈者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社会上出现了“湖北人专用厕所”、“湖北人就餐专区”;在列车上,听说邻座是湖北人,是武汉人,就会胆战心惊;还有的地方,即便是湖北人、武汉人持有当地的健康绿码,也不起作用。出现了疫情防控的“一码归一码”现象,湖北发放的健康绿码不被认同。即便很多城市已经表示与湖北、与武汉“互认健康码”,但是在落实的时候,依然受到了阻碍。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湖北人、武汉人在复工的时候,在求职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障碍。有的企业喊话:请湖北人、武汉人请缓一缓再复工;甚至是在招聘职工的时候,故意忽视湖北人和武汉人的诉求,唯恐避之不及。对于来自湖北和武汉的新冠肺炎治愈者更是“关上的大门”。
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湖北人、武汉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湖北人、武汉人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终于迎来了走出家门的时刻。湖北打开了大门,武汉打开了大门,我们不能让这些地方的人“打开了家门”却“走不进厂门”。他们的生活需要恢复,他们的伤口需要愈合,他们一家老小等着穿衣吃饭,他们需要一个养活自己的岗位。
善待湖北人,善待武汉人,不能只是一句口号,需要实实在在的的行动。“湖北求职者优先录用”也是一种善待,我们需要把善意的种子在春天里播撒。东莞的这家企业率先喊响了“湖北求职者优先录用”的口号,而且是只要符合条件可以立即上班。
但愿,“湖北求职者优先录用”不只是一家企业的积极作为,而是能够成为所有企业的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