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上周宣布锁国措施遏制冠病疫情,原本应是让人安心的防疫举措,不料却引起全国大混乱,令人不禁对新上任的首相慕尤丁,以及新掌政的国民联盟(国盟)政府的处理手法摇头。
在确诊病例不断飙升的非常时刻,马国政府采取锁国措施是必须的。但国盟政府显然没有做好详尽规划,也没有做好准备随时候命,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
众所周知,国盟政府是在上个月底的马国政治动荡中产生的。这意味着,在马国抗疫初期,这个政府的要员都在忙着如何拉拢支持者推翻原任希盟政府,可能当时也没什么心思关心疫情。
马国的第二波冠病疫情——从第23起确诊病例开始至今的逾千起病例,是在国盟上台后暴增的。这当然不是国盟一手造成,但马国舆论普遍认为,正是那一周的政治动荡让人忽略了疫情管控,才酿成这一波大暴发。
慕尤丁政府面对的第一个考验,不是前首相马哈迪的反击,也不是希盟要在国会对首相进行不信任表决,而是如何控制冠病疫情,保障全民安全。
马国的锁国措施是否有效,要等这个月底才能知道,现在论成败还言之过早。但慕尤丁政府能否让他的人民对抗疫有信心,却可从锁国措施宣布前,以及落实初期的情况做出初步评估。
有人形容慕尤丁的公关团队是失败的,这可从两点看出。首先是宣布锁国措施前故作神秘,造成民众恐慌,引发抢购潮。
3月16日当天下午,慕尤丁预告晚上会有重大宣布,促请马国人留意当晚的电视演讲直播。马国政府过去喜欢用这种方式宣布一些新措施,让人先有心理准备。不过,以前这种预告涉及的多半是好消息,例如前首相纳吉在公布财政预算案前,都会先透露某个领域会有好消息。
这种做法主要是要让人产生期待,然后当政府宣布好消息时,就能达到皆大欢喜的效果。但放在面对疫情的时刻,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制造恐慌。
慕尤丁预告重大宣布后,马国民众担心封城,即刻赶往超级市场抢购粮食及生活必需品,结果制造了“大集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
慕尤丁公关团队失败的第二点,是政府召开冠病抗疫特别会议时,竟然没有邀请在野党执政的州属——槟城、吉打、雪兰莪、森美兰和沙巴的首长及州务大臣出席。这五州总人口占全马人口约四成。
此事旋即引起众怒,尤其人们原本就觉得因为政治人物只顾着搞政治,才忽略了疫情,再发生这样的事只会更让人认为国盟还在玩弄政治,草菅人命。
尽管政府首席秘书事后道歉,还澄清慕尤丁其实有指示邀请所有州属的大臣及首长出席特别会议,但伤害已经造成。根据慕尤丁上载到面簿的开会现场照片,确实没有希盟州属的大臣及首长。不管事后如何解释,此事已让一些马国人对慕尤丁要当“全民首相”的承诺打了折扣。
慕尤丁和国盟在争议声中执政,一上台就面对棘手的冠病疫情危机;如果处理得好,这其实是国盟政府的转机,让人们不那么反感“后门政府”。可惜的是,慕尤丁没有好好把握机会,让人相信国盟政府真的如当初他们所说,是为了救国才不得不夺权。
冠病疫情当前,没有什么比人民的生命安全更重要。这不是捞取政治资本的时候,任何抗疫行动都不应有政治考量;马国朝野政党和人民必须互相合作及配合,才能有效阻止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