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当沙斯(SARS)疫情暴发时,日本的零确诊成为亚洲少见的一片净土。这一次,当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肆虐时,日本的表现不如预期。在日本境内确诊病例不断上升之际,之前停靠在横滨港的游轮钻石公主号的疫情,更让日本的防疫措施饱受批评。日本的冠病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400起,其中包括境内和钻石公主号的697起。专家预估,目前病例最多的北海道潜在确诊病例或许还有900起,疫情形势严峻,令人不安。对抗冠病疫情已是全球行动,有些应对措施奏效,有些却为人诟病,甚至明显暴露防疫体制的漏洞。日本在应对钻石公主号的疫情时,面对什么局限?它又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钻石公主号游轮在日本网站上打出的广告标语是:人生一次新体验。
以“东南亚大航海”之名,钻石公主号在1月20日从母港日本横滨启航,途经鹿儿岛、冲绳、台湾、香港、越南等处。
这次出航共吸引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2666名乘客。当天愉快出航的乘客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迎来的竟然是一场噩梦。
1月31日,一名中途在香港下船的乘客确诊感染冠病。据知,船上2666名乘客中有一半是日本人,这也是当初日本政府最终允许钻石公主号返回港口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1000多名日本乘客虽回返国门却回不了家,他们必须在游轮上隔离14天。在这期间,不少日本乘客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他们的心声。
一名日本女乘客于2月5日在推特上开设一个名为“加油吧!钻石公主”账号。那是游轮乘客接受隔离的第一天。
她写道:“真让人难以相信,我乘坐的游轮竟然发生这样的事!原来有人确诊冠病,我们要被隔离了。”
隔离的日子不好过,然而从她发出的贴文内容来看,她的情绪基本上是冷静的。她每天上传游轮上提供的餐食照片,偶尔拍摄窗外海景。被隔离在船舱内的她,只能接触前来送餐的外国乘务员。她乐观地说:“每天,我都在等待服务员来敲房门,他会开朗地对我说早安。”
2月11日,船员送来的套餐托盘里放了一面日本国旗。她在推特上写道:“这个大概只有日本乘客才有吧。今天是建国纪念日,想必是在鼓励我们继续坚持下去。”
钻石公主号游轮送上日本国旗,鼓励日本乘客在隔离的日子要坚持下去。(互联网)
隔离期间,游轮公司还特地为没有手机的日本年长乘客提供报纸。2月7日那天封面头条新闻的标题是《安倍政府拟就受冠病冲击的地方经济做出紧急应对》。
在游轮被隔离的两周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政府饱受外界批评,包括针对隔离游轮乘客的协调工作不到位、安全区和感染区未作明确区分,以致最终出现严重的交叉感染情况。
钻石公主号面对来自国内外排山倒海般的舆论压力,由于它不是自家游轮,日本当局也只能“忍气吞声”完成隔离工作。
《日本经济新闻》披露,日本内阁秘书长菅义伟原先的计划是要让全体乘客下船,但在2月4日那天,日本卫生部长加藤胜信告诉他“船上有10人确诊”后,他改变了主意。当晚,菅义伟召集官员开会,称日本的苦衷是“没有那么大的公共设施可以安置必须被隔离的3700人”。
日本当局最终决定,让钻石公主号游轮充作日本海上“隔离设施”,禁止乘客下船,以接受集体隔离。
也有媒体为安倍政府的应对措施辩护。
《日经中文网》称,“钻石公主号处于公海,就国际法而言,日本没有采取措施防感染扩散的权限和义务。应承担义务的是船籍所属的英国。”该报道说,日本允许游轮靠岸,为船员和乘客提供检疫措施和生活所需,并非履行国际法的义务,而是基于近半数乘客是日本人而做出的决定。
研究国际法的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研究员廖福特接受外媒访问时分析称:“钻石公主号面对一个特殊的障碍,疫情发生在船舶,涉及船籍国、靠岸国,每个乘客又是不同国籍,与船籍国的距离非常远。由于汇集了各种障碍,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问题。”
前司令官:允许游轮靠岸 希望借此深化美日同盟关系
他认为,随着疫情的发展日益严峻,钻石公主号无论在哪个国家停靠,对该国都会是沉重的负担。要日本承担这艘游轮所采取的防疫措施是否奏效的压力太大了。“在这节骨眼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有这种勇气,因为压力实在太大了。”
《西日本新闻》分析称,日本最初之所以准许这艘游轮在横滨港停靠,多少是抱着“恐欧美”的心理。安倍晋三所属派系首领细田博之曾把钻石公主号称为“白船”。这篇报道称,细田的这个比喻让人联想到日本历史上的“黑船事件”。那是1863年德川幕府时代,美国军舰驶向日本,正是停靠在钻石公主号滞留的横滨,处于锁国时代的日本民众第一次看到如此巨大的美国战舰,又惊又怕。
钻石公主号上美国籍的乘客人数仅次于日本,有400多人。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台日前透露,日本曾与美国商量,提出让美国乘客下船后经驻日美国基地返美。但是,美方并不赞同这个提议,担心其军事基地可能会因此受感染。
日本海上自卫队前司令官香田洋二在《商业日经》上发表评论指出,日本当局允许钻石公主号靠岸是希望借此深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香田指出,“日本当局一定想过,美方或许会出动驻日美军接走游轮上的美国游客,到时自卫队就能提供协助。毕竟,2009年美国货船在索马里遇到海盗时,美国就出动特种部队前去救人;2011年日本遭遇大地震和福岛核泄露时,美方也以‘盟友作战’之名派出驻日美军,这都深化了日美关系。”
对日本把3700名乘客和船员留在游轮上隔离的举措,香田洋二认为,“没有什么不对,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日本国民,是一个自卫的举措。”
防疫面对法律局限
东北大学押谷仁教授:冠病病毒比沙斯容易扩散,因轻患者症状不明显。(东北大学医学系研究室提供)
沙斯疫情暴发期间,曾就职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东北大学押谷仁教授受访时说:“日本是一个门户开放的国家,任何病毒侵入日本都不足为奇,一些冠病病患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传播率高,很容易造成疫情扩散。另外,现在跨国界的人流往来,要比当年沙斯风暴时期更频繁,这是冠病容易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最大原因。”
时事通讯社也引述日本专家的话指出,“冠病的轻症患者也可能传播病毒给他人,这个病毒的特性对忙碌的日本社会不利。日本上班族平常不会因为一点小感冒而请假,这很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开来。”此外,也有评论认为,日本城市人口密度高,且喜欢集体活动,加上高龄化社会等因素,都给冠病制造了肆虐的“有利”环境。
日本防疫战略的三大支柱是:一、对聚集性疫情早发现、早应对;二、对患者尽早诊断、强化对重症者集中治疗并确保医疗资源充足;三、改变市民的行动方式。
有专家指出:“传染病不是个人的疾病,而是一个社会的疾病,防疫能否取得效果,在于市民的集体行动。”
然而,尽管安倍政府采取措施呼吁民众加强预防,却面对法律局限——当局无权强制国民进行隔离。当游轮事件落幕后,安倍打出“不急不要”口号,呼吁人们没有急事就别到处乱跑。
日本在2012年制定“新型流感等紧急事态对策特别措施法”。安倍首相有意借此机会进行修订,使它具备限制市民行动的法律权力。他在国会上说:“我们必须经常考虑到最坏局面,要确保出现紧急事态时,能够采取必要的法律管制措施。”
但安倍提出的法律修正倡议遭反弹。日本宪法学家协会3月9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抗议修法会为限制日本国民的行动开道,破坏自由与民主根基的举措。在野党也要求安倍,若要通过这项法案必须增设相关条文防止公权被滥用。
鉴于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1日对世界疫情发出“大流行”的谈话,日本在野党已无法就此法案纠缠下去,隔日3月12日,自民党和主要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投赞成票让这个法案过关。据了解,直至表决,众院内只用了三小时进行辩论。安倍政府事后强调,“目前,日本的情况未到紧急地步,要争取时间通过,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应对集体感染事故医疗资源不足
日本不乏应对地震、海啸,以及台风的经验,但它不曾经历沙斯风暴,在应对有如钻石公主号这类集体受感染的紧急事故时存在缺口,也凸显了医疗资源的缺失,包括没有充分的医疗储备,导致它在疫情发生初期显得措手不及。
拥有超过1亿人口的日本,全国医疗设施可提供的传染病床位共1800个。日本卫生部专家团2月底根据中国武汉的感染情况推测,冠病疫情在日本进入高峰期时,每10万人中将有790人必须住院治疗,而当中将有560人属于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这个数据犹如当头棒喝,安倍政府于是急忙向日本各大医院发出通告募集特殊床位,表示要凑齐5000张病床。
日本当局也尝试在各个缺口加强填补。2月24日,日本政府邀请防疫领域顶级专家召开应对会议,会议指出未来一两周是抑制疫情扩散的关键期。当局随后马上出台多项措施,比如停办各类活动、学校停课、企业员工远程办公、呼吁民众减少外出等。
3月9日,随着两周期限已过,专家再次召开会议指出,当前疫情没有出现暴发性扩散,一定程度上已经稳定下来,但考虑到潜伏期,日本政府隔天出台第二轮紧急对策。除了继续停办活动和停课,也要求公交系统在车站、机场等地设置消毒液、禁止高价转售口罩、强化病毒检测能力,以及增加病床数量,并且尽早开发治疗药物和疫苗。
台湾辅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接受外国媒体访问时指出,日本当局把钻石公主号留在日本就近处理,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但考虑到初期检疫能力是一天1800人次,虽然后来提高到一天近3000人次,一下子让3700多名乘客和船员全部下船,会让日本的防疫体系无法负荷。
何思慎认为,过去没有发生过像钻石公主号的状况,这次疫情可以让大家学到教训。日本这次没有做到100分,但也不至于不及格。
日本防疫管制措施“慢半拍”
日本杂志Aera称,安倍在宣布入境管制措施方面“慢了半拍”,为了避免出现更多输入病例,不少国家早在1月底已宣布禁止来自中国湖北省的人入境。日本则在2月1日才实施新措施,强制受感染者入院,并禁止冠病病患入境。之前,日方原定2月7日执行这项措施。
舆论认为,日本没有从一开始就禁止中国旅客入境,或许与许多国家一样,担心一刀切的做法会影响日本旅游业。由于当时恰逢中国的春节假期,许多中国游客会选择赴日旅游。
旅游业是安倍上台后大力推动用以振兴经济的重要政策。近年来,中国游客的增幅为日本旅游业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帝国数据库智囊的报告显示,去年入境日本的中国游客达959万人次,占全体海外游客的30.1%。
自中国为了控制疫情于1月禁止旅行团出国后,日本旅游业开始受到冲击。3月6日,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在众议院国土交通委员会上表示,2020年2月入境日本的外国人人数首次跌破100万,与去年2月的237万人相比大幅减少。
日本保守派舆论对安倍的入境管制尤其不满,认为这是对中国手下留情。他的作家好友百田尚树就三次发推文对他作出批评。
百田2月16日在推特上写道:“我从上个月开始,就一直说必须全面禁止从中国入境的游客。但安倍政府一直都没实施,日本政府的危机意识令人无语。”
2月20日,百田的推文言辞更加激烈:“如果他(安倍)还是抱着这么一个(不全面管制中国入境游客)态度,日本将很难办成东京奥运会。”
《现代周刊》指出,安倍原本想在钻石公主号事件上赌一把。奥运会原定7月间在日本举行,这场全球瞩目的盛事对日本而言非常重要。若能做好冠病防疫救治工作,这会是一次很好的宣传,提高外界对日本举办一场安全安心奥运的信心。
安倍在1月份的国会政策演讲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奥运的重视。《每日新闻》社论指出,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冠病蔓延,疫情将会侵蚀他的奥运梦。
时事通讯社引述日兴证券报告指出,疫情若无法在奥运于7月举行之前受到控制,日本得蒙受的经济损失恐怕会高达7.8万亿日元,其国内生产总值也将下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