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冠病毒疫情真的会造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那么,其“震中”很可能就将是某家意大利银行。
《纽约时报》刊文称,由于稍早时决定全国封城防疫,意大利的经济运行其实已经宣告中断。周三,意大利政府还进一步强化了隔离措施,宣布除了药房和杂货店之外,所有商店都必须关门。这个世界第八大经济体的全部商业活动几乎都中断了,这就意味着当地的银行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偏偏意大利银行业一直都被认为是整个欧洲最虚弱的。
因为现金捉襟见肘,企业和家庭可能会停止偿还贷款。与此同时,由于罗马耗资巨大的防疫支出计划,该国政府债券将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而银行偏偏有很大一部分资产就是这些债券。这就意味着,该国银行的资本储备将因此受到蚕食,放款能力随之萎缩,这反过来又会造成经济的进一步减速。
周四,欧洲央行在法兰克福宣布了旨在帮助步履艰难的欧元区对抗疫情消极影响的措施。行长拉加德在本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警告各国领导人,如果他们不能协同行动,就可能会面对和2008年高度相似的金融危机。
欧洲央行计划从现在到今年年底,将每月购债额度再提升1200亿欧元,他们还批准了面向银行的新放款计划,来为欧洲企业提供廉价资金。他们并未进一步降息,让投资者吃惊不小。
会议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将“动用所有可能的工具”来扭转经济前景的恶化趋势。她呼吁欧元区各国推出“大胆的、集体行动的”支出计划,来支撑经济增长,称各国政府的财政努力是面对危机时“首要”的反应。“显然,全球经济和欧元区经济都面临一场重大冲击。”
在欧洲央行开会的时刻,意大利银行业的麻烦正在变得日益现实。
2月中旬以来,在美国和德国等国政府债券收益率不断降低的同时,意大利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却持续走高。显然,投资者对于意大利政府违约的担心正与日俱增。
意大利股市的跌幅也比其他欧洲主要市场严重得多,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板块。意大利第一大银行裕信银行股价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下跌了39%之多。一些分析师现在担心,市场对于意大利政府的担心和对于意大利银行的担心,两者交相作用,可能会形成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伦敦凯投宏观首席经济学家谢林(Neil Shearing)认为:“下行风险显然是非常巨大的。如果经济受到的冲击超过预期,局面很可能会迅速分崩离析。”
只是,目前大多数分析师还不相信疫情的蔓延可以造成类似于2008年至2009年金融海啸那样的结果——当时,单单美国人就有15万亿美元的净财富灰飞烟灭。他们认为,目前全球的银行要比十几年前健康得多,美国和欧洲的监管当局都已经要求银行持有更多储备,并远离各种当初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高风险经营实践。
可是,在该行业的一些角落当中,依然隐藏着实实在在的风险,而意大利银行又被公认为欧元区最虚弱的金融机构,他们的储备要低于欧陆银行整体的平均水平,但坏账却相当于平均水平的两倍。意大利政府发行在外的债券总计2.4万亿美元,而其中大约四分之一就是由本国银行持有的,这就意味着,该国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而一旦局面迅速恶化,这种一损俱损的关系就将成为破坏稳定性的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意大利政府管理突发性银行业危机的能力也让观察家难以放心。因此,谢林才会将意大利银行称作是“全球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
意大利经济表现令人失望早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意大利人的真实收入水平近二十年本质上就是在原地踏步。该国经济去年陷于停滞,而今年,谢林估计还会收缩2%。
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直接将意大利从增长迟缓推向了零增长和负增长。与此同时,疫情爆发的势头丝毫没有缓和的意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中心的数据显示,周三,该国又报告了超过2000新增病例和超过200起死亡病例,这就使得两者的总数分别达到了12462例和827例。
意大利总理孔特本周宣布,政府将拨出250亿欧元专项资金来支撑经济,这一数字相当于一周前拨款的三倍以上。
上周,欧盟批准了意大利的支出计划,虽然计划违反了欧元区的预算规则,但是现在显然不是泥古不化的时候。要直到,不到三个月之前,布鲁塞尔还对意大利官员大手大脚的预算提出了批评。
意大利政府宣布,他们计划允许暂停抵押贷款偿还,这显然会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很大帮助,但是银行的损失恐怕就要由纳税人埋单了。只是,迄今为止,官方尚未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意大利为了遏制经济颓势大力增加政府支出,这就意味着政府债务的猛增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而在此之前,意大利政府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高达135%,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的排名仅次于日本。
前国际货币基金官员莫迪(Ashoka Mody)曾经主持设计了2009年针对爱尔兰银行系统的国际救援计划,他说,市场肯定会推高意大利政府的借贷成本,未来几个月内完全有可能演成一场债务危机。
去年,在对意大利经济进行年度评估时,国际货币基金曾经警告说,一旦意大利爆发危机,后者便将不可避免地蔓延开来。“来自意大利的巨大压力外溢,影响必然是全球性的和非常重大的。”该组织当时还补充说,“意大利的急性应激反应可能会将全球市场推入到之前海图所未载明的区域”。
如果意大利政府的信用评级真的被调降到垃圾等级——基金指出,这在发达经济体身上将是“史无前例”的——则巨大的损失就会在整个金融市场上蔓延开来。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国银行都大量持有意大利政府债券。
莫迪解释道,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发生,恐怕就需要对意大利进行紧急金融援助,后者的规模可能会达到7000亿欧元。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和美国财政部官员应该在局面恶化之前就采取行动。
莫迪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的建议是:“国际社会必须拎上钱袋子来帮忙。意大利正在面对一场人道主义危机。事实就是,他们处置人道主义危机的方法正在酿成一场金融危机。”
目前,虽然政府债券收益率已经大增,但是意大利的借贷成本从历史视角看还是处在低水平的。与此同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对意大利疫情发展的前景那么悲观。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认为,那些真正对全球金融系统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意大利大银行,比如裕信银行和联合圣保罗银行,其实都有充足的资本储备,能够从容面对一场衰退。
真正脆弱的,其实是意大利的地方银行,而后者与全球金融系统的连接就没有那么密切了。
“是的,这些银行肯定会受到冲击。”柯克加德解释道,“可是,如果说所有的意大利银行都是一样的脆弱,那就不客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