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通用电气(GE)原董事长兼前总裁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与世长辞,享年84岁。韦尔奇是美国工业时代最后的传奇,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悼念时痛惜,从此再也没有像“中子弹”杰克那样的企业领袖。
通用电气有过巨大成功,也有走下坡路、领导人难以为继的惆怅;韦尔奇也遭致争议。盖棺定论,我们对韦尔奇的功与过该怎么评价,顶级总裁做好哪些才能不毁损公司长期价值、保持基业长青,引人深思。
中国杰出企业家柳传志说:“韦尔奇是个超强大脑,像我这样的人没法跟他比。”这恐怕不是谦虚的话,而是自知之明的表白。
面对韦尔奇,中国企业家应作何感想呢?
首先,危急时刻要像韦尔奇那样挺身而出,救企业于颓势之中。
在45岁的韦尔奇出任总裁时,这家已有117年历史的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在全球竞争中正走下坡路。一个明显的痛点是,在40.4万名雇员中,居然有2.5万名经理管理者,130多人拥有副总裁的头衔。从工厂到韦尔奇的办公室之间隔了12个层级。
韦尔奇一上台,就在冷酷的业务大调整中,挥舞手术刀,果断砍掉了四分之一的企业,裁员10万多人,为自己赢得了“中子弹杰克”的绰号。他走到哪里,那里就可能引发一场地毯式轰炸。
企业危难时刻,需要勇敢者审时度势,大刀阔斧,果断决策。
眼前,疫情之下,中国许多企业正显颓势,市场凝固,企业又没有流动资金熬日子,怎么办?急须像韦尔奇这样有魄力的企业家当机立断,当然不一定都学韦尔奇极端裁员的方式,但是必须对企业进行业务架构重建,开辟市场,渡过寒冬。
百年企业基业常青,其实是小概率的异数。期间,有无数次的生死煎熬,而特别优秀的企业家总能在企业危急时刻成为定海神针,成为掌控企业船舶的杰出舵手。现在正是优秀企业家粉墨登场、纵横捭阖的时机,尤其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
其次,要学习韦尔奇瞄准行业第一的目标管理,力争行业领头人的精神,叱咤风云。
韦尔奇赋予通用电气成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的使命。其宗旨的转变让公司重新确定了方向。当时通用电气排名第10,韦尔奇要求通用电气的每一项业务,必须在同行业中位居第一或第二;实际上,韦尔奇对公司任何一项业务位居第二都不感兴趣。
韦尔奇认为,公司的每个事业都“数一数二”,在竞争中的定价权就会很大,公司结合体的风险就可以分散。
毫无疑问,通用电气是多元化经营的典范,它的产品线长到无法计算,从最早期的白炽灯、无线电,到空调、冰箱等日用家电,再到军事工业机械领域,从战斗机、核潜艇的引擎到雷达高度计。
在韦尔奇超乎常人想象的管理之下,他力求把企业产品在每个行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他果断地进行企业转型,实施瘦身战略。韦尔奇把电视机业务出售给汤姆逊,换回了它的医疗事业部,通用电气的冰箱业务则整体卖给了中国的海尔。这样做是集中人力财力,力求占领全球技术制高点,使通用电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牢牢掌握其所涉足的领域的话语权。
纵观中国企业,有的鱼塘很大,但水很浅,藏不了大鱼。有的企业似乎是无所不能,想把全世界的奇花异草移植过来,然后圈一道围墙收费;但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大而不强,底气不足,经不起市场风浪的颠簸。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树立行业第一的目标理念,在技术集成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某一领域拿第一,掌控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这才是企业的根本之策。为此,必须“修剪”产品业务,将那些影响企业主干发展的枝枝蔓蔓毫不惋惜地剪除。
再次,要学习韦尔奇爱惜人才的远见卓识,赋予人才更多的企业管理权。
韦尔奇有许多关于人才方面的“金句”,比如“竭力尊重有能力的人,让没有能力的人滚蛋”,这话虽然有点粗莽,但观点非常鲜明。
韦尔奇自创一种“活力曲线”,他认为,在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每个部分所包含的具体人一定是不断变化的。
韦尔奇指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20%和10%的人的姓名和职位,以便做出准确的奖惩措施。最好的应该马上得到激励或升迁,最差的就必须马上走人。
这种高频率的人才流动,及时吐故纳新,使GE一直保持着青春活力。
中国企业家也要学习韦尔奇的人才观,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要通过企业的优秀人才完成企业的目标任务。
这一点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值得学习。她虽强势,但十分珍惜人才。她认为人才是格力最大的财富,她给员工涨工资,给员工分配住房,及时调整职务,能者上,庸者下。2018年格力电器科技进步奖,共计发出奖金5000万元人民币(约998万元),单项目奖金最高达120万人民币。集聚和奖励人才,使格力的创新精神悖发,3.5万件专利铸就了强大的格力帝国。
如果要把100年的美国工业史浓缩到一家企业身上,通用电气也许就是唯一的标本,而杰克·韦尔奇就是这个标本的灵魂。
斯人已去,留下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为全球企业家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