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同学问我港币兑新元的汇率很强,是不是最佳时刻把港币兑换成新元?
汇率的走势永远是相对的,影响港币兑新元的因素有二,首先由于港币和美元挂钩,另外港币兑美元本身有1000基点的上下调整机制,用专业术语说就是在货币发行局的制度下,有1000基点的浮动区间,正名为双向兑换保证。
今年1月时美元兑新元大约是1.35,但是在2月初,负责管理新元汇率的有关机构发表声明,大意是,虽然货币政策不变,但在冠状病毒的冲击下,经济会受影响,故在不变货币政策下的操作层面,上下限的尺度可以放松,以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用普通市民看得懂的语言就是说允许新元兑美元的汇率下调。果然在短短的几周内,美元兑新元的汇率已经达到1.40了,新元下调约3.7%。
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水涨船高,港币兑新元自然也上涨。另外港币的双向兑换保证机制是指如果美元兑港币涨到7.85时(港币弱),负责港币管理的有关机构就会介入买港元卖美元,若是调整到7.75时(港币强)则会买入美元卖出港元。不要小瞧这个机制,虽说是上下限1000基点,不到1.3%,但以大额亿亿声的介入,低买高卖,庄家是包赚不赔的!
去年下半年,由于社会活动的影响,港币兑美元是弱的,因为还没弱到7.85,有关机构没有执行兑换保证的市场行为。顺带说一下,在2008/200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美元是很弱,再加上印了太多的美元,这些多出来的美元有一部分来到亚洲,故从2010年开始,有关机构被动的执行了兑换保证的市场行为,总共卖出了超过1万亿的港元。由于是双向兑换保证,在2018年由于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机制,有关机构买回了约800亿港元。
目前美元兑港币大约是在7.76-7.79之间,换句话说港元走强,为什么?从市场角度来看,应该是说港元的需求增加,如有新股上市或是投资者看好中国股市,先把资金转来香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买入中国的股票,甚至是在大玩恒生指数期货等,都需要大量的港币进行投资活动。当然也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考虑,如货币炒家准备搞事。
好了,回到我同学的简单问题,是不是最佳时刻把港币兑换回新元,标准答案,没有最好时刻,只有更好时刻。
个人觉得,这次美元的升值是因为冠状病毒疾病的原因,年初时大多数的分析员都认为美元走势总体向弱,故一旦疫情走到拐点,或是美元兑新元过了1.4的关口,不管美元兑港币是强还是弱,可以放心的把港币兑换成新元,以免夜长梦多睡不着!真的是“汇率变化有时尽,策略及时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