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政治与先进国宏愿-中国讯息网

种族政治与先进国宏愿

作者:吴汉钧 阅读量:11838810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4:30

要突破当前种族政治,意味着三大族群都须作出族群权益妥协,建立新的社会契约。这形同二次建国,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29年前的2月28日,马来西亚时任首相马哈迪宣布了2020宏愿。今年马国踏入2020年,但宏愿不仅没有实现,马国反而一直沉沦。过去一周发生的政治乱象是最佳注脚。

马哈迪在1991年制定第六个马来西亚计划时,提出2020宏愿。从本质上来说,2020宏愿是发展全社会的政策配套,强调打造一个团结的马来西亚,而不仅仅是提升国家经济至先进国的水平。马哈迪当时列出了实现2020宏愿所须克服的九大挑战。

虽然马哈迪当时并没有设定可供验收成果的明确目标,但若以“要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作为衡量标准,目标明显没有达成。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令吉币值在过去30年经历了三次下跌,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和2015年国际油价疲弱,使得马国在迈向2020宏愿的道路上一波三折。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马国在2017年按购买力平价的人均收入为2万8650美元,尽管比1991年时翻了三番,但相比先进国如澳大利亚(4万5780美元)、马国“向东学习”对象日本(4万5470美元)等,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当然,任何国家的发展进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没有国家可以不受全球经济走势影响。马国经济无法幸免于难,这当中既有经济基础不足的问题,也有政治纷乱的影响。

马哈迪主政初期,带领国家踏上工业化之路,使得马国经济持续10多年高增长。然而,高增长背后滋生了金钱政治、寻租政治、政治分肥等问题。尽管一般认为马哈迪本人不涉及腐败,但巫统和国阵深受其害而不自知,直到马哈迪隔代指定的接班人纳吉上位后,严重的政治腐败才抽丝剥茧般显露出来。

马哈迪主政时期也无法“培育和发展一个成熟民主的社会”(九大挑战之三),民主成熟度因为近10多年来的政治恶斗而倒退,政治青蛙导致的州政权频繁易手,还有近日联邦层面的政治乱象,足以说明一切。巫统和伊斯兰党对马来回教政治议程话语权的争夺,也使得马国与“创建一个开放与包容的社会”(九大挑战之五)背道而驰。

马哈迪在1990年代初提出2020宏愿,出发点是好的,但他未能突破制约这个宏愿的种族政治分野。当然,完全将此责任归咎于马哈迪也不公平,因为马国种族政治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英殖民地时代的分而治之政策;之后延续到巫统、马华公会和国大党等族基政党的成立。换言之,种族政治已是国家基因的一部分。

1969年大选后爆发的种族冲突是一次分水岭,新经济政策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种族固打制度化。伊党因为1970年的战略失误而走向没落;1980年代又因为中东回教复兴运动而逐渐东山再起;1990年凭“回教国”理念再次夺下吉兰丹州政权。马哈迪意识到必须正视伊党的挑战,起用年轻、有回教背景和领袖魅力的安华,主导行政体制的回教化,强调马来人至上,促使马国政治和社会在1990年代以后逐步保守化,以致今天种族主义甚嚣尘上。一个按照种族分配资源的社会,无法做到公平包容,长期而言不利于国家发展。

在政党层面,巫统与伊党竞争;在个人层面,则出现了马哈迪与安华的竞争。亚洲金融风暴导致马国经济一落千丈,也使得马、安撕破脸皮,引发长达20年的政治恶斗。阿都拉和纳吉在首相任内既面对党内马哈迪扯后腿,也面对日益壮大的反对党挑战。纳吉的腐败最后终结了国阵长达61年的统治。在这期间,马国经济跌跌撞撞,因为政策错误和国际竞争力不足,而过早出现去工业化现象,生产力增长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无力继续推高国民收入。

诚然,任何国家都有政治竞争,但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政治稳定,任何政治竞争都要让投资者有迹可循,过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投资。从阿都拉和纳吉执政被马哈迪扯后腿,到2018年联邦政权易手,再到近日马哈迪突然辞职,都给政治和经济投下震撼弹;加上之前中美贸易战导致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当前2019冠状病毒疫情威胁全球经济复苏,马国经济恐怕要面临另一轮重大打击,显然再有退步的可能性。

尽管马哈迪去年提出2030年晋级先进国的新愿景,但若无法突破种族政治和政治恶斗,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恐怕只会原地踏步。然而,要突破当前种族政治,意味着三大族群都须作出族群权益妥协,建立新的社会契约。这形同二次建国,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种族政治与先进国宏愿”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