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经济圈:政治立场绑架自由经济的阴谋-中国讯息网

黄色经济圈:政治立场绑架自由经济的阴谋

作者:董禹 阅读量:10369896 发布时间:2020-02-27 09:11:25

过去半年来,反修例风波引发一系列暴力抗争运动,导致香港社会不断撕裂。日前部分学者更是基于政治立场,提出了民粹主义性质的“黄色经济圈”概念,企图将“颜色革命”从街头延伸到商业和经济领域,进一步激化香港的社会矛盾。

尽管勇武的暴力行为近期有所降温,但力捧“黄店”、打砸“蓝店”和“红店”(“亲中”“撑警”或有中国背景的商家机构)的分裂主义行径,正在香港社会蔓延,并成为社会运动的一种新常态。

“黄色经济圈”只是一场闹剧

第一,黄色经济圈本质上是建立在违背平等互利自由贸易原则上的乌托邦运动。贸易是以自愿和互利为基础的,参与贸易的双方通过资源交换,满足各自所需。在香港这个成熟的市场中,只有通过自由贸易,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保证供求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给商家贴标签、绑架消费者、迫其选边站的做法,短期内也许会增加个别“黄店”的营收,但从长远看,这种恶性的内部循环将会导致整个香港市场的活力下降、效率降低,届时“黄丝”“蓝丝”都会成为受害者。近期已有不少“黄店”因无法抵抗经济不景气的压力而纷纷倒闭,黄色经济圈泡沫陆续破裂。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所谓的经济打压与制裁,只有在政府自上而下发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短期内给予被打压者重击。黄色经济圈这种由民间发起,以政治立场为由,侵犯他人合法消费权益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打压、欺凌和污蔑的行为,而且会扰乱当地的市场经济,导致资源分配紊乱,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二,黄色经济圈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香港农业早已无法自给自足,目前主要依靠大陆来满足对农作物的日常需求;工业发展更是屡屡错失良机,严重空心化,黄色经济圈想要与大陆完全割席,几乎是异想天开。黄色经济圈的始作俑者沈旭晖提出要弱化“蓝黄”对立,充分合理地利用“蓝”资源,使其服务于黄色经济圈的发展和壮大。这似乎意味着,在利益面前“黄蓝”无法根本对立,界限也可以变得模糊,甚至能够随意跨越,这种混乱的逻辑使黄色经济圈注定成为笑柄。

香港消费者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对“黄店”形成绝对的忠诚度。实际上,忠诚度是一个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流失。对商家而言,消费者信任是成功的基石,商家的品质则是消费者忠诚的基础。目前被列在“黄店”名单上的商家,多为势单力薄的本地小规模企业,如果未来需求量骤增,其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保障。经过时间洗礼,“黄丝”会逐渐恢复理智,之后他们恐将做出新的选择。

第三,黄色经济圈已沦为敛财的幌子。“星火同盟”因涉嫌洗钱,账户存款被冻结,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和政客打起黄色经济圈的主意,以支持示威活动及被捕人士为由,试图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部分暴徒通过非法众筹、强迫交“保护费”(捐款)、发“抗争币”等方式和活动趁乱大肆敛财,让“黄丝”和“黄店”的利益均受到严重损失,并引发了内讧。

政治绑架令经济陷入衰退

台湾曾为四小龙之首,但长期的党派斗争导致岛内经济长期停滞不前。韩国瑜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中提出“经济最重要,不要搞意识形态”,将台湾民众的视线重新拉回经济发展上,并顺利高票当选高雄市市长。然而好景不常,在2020年1月11日结束的台湾选举中,蔡英文重打政治牌,以保护台湾的自由民主作为竞选筹码,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创造“恐中”“反中”的氛围,最终以创造历史的高票连任台湾总统。

很显然,蔡英文通过操纵意识形态,利用香港反修例运动,成功保住其总统权位和既得利益。民进党此番大胜,将使两岸关系继续僵持无解,失去大陆的市场及相关支持,台湾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将难有起色。

因缺乏政治智慧而拖垮经济的例子还有英国。在长期的政党轮替过程中,英国政坛基本上形成了共识政治,即任何党派执政,都将以国家利益为重,在主要社会、民生和经济等问题上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从而削弱因政党更替对公共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然而,在英国议会的脱欧谈判过程中,作为反对党的工党,从未对脱欧提出过任何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的方案,反而是制造并假借乱局,呼吁提前大选,以争取上位。

可以说,脱欧早已超越英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意愿,沦为两党的利益之争和执政权角力的战场。一轮又一轮的辩论和投票,让所有人对英国脱欧已完全失去耐心,英国国内更是民心不振,经济受挫。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公布的经济数据,2019年英国经济增速降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

所谓黄色经济圈,无非就是想利用政治来绑架经济。如果不加以警惕,香港极有可能重蹈台湾与英国的覆辙。在全球经济放缓、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港府于2019年年初公布的财政预算案预测全年经济增长2%至3%。然而,受暴力示威运动的负面影响,香港经济急转直下,2019年11月港府对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预测下调至负1.3%,这是香港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经济年度负增长。

假如2020年示威活动持续,将对消费和旅游业再度造成巨大打击;同时,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将严重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香港的经济前景十分不乐观。

港府应有所作为冲破黄色经济圈

第一,尽快扭转香港社会的“政治化”倾向。从2014年的“占中”到2019年的“反修例”,香港已逐渐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政治城市”,过去多年累积的核心竞争力正逐步被侵蚀。尤其是年轻一代港人,受到教育和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已彻底被不合香港社情的西方价值观洗脑,完全忽视经济下行的风险。

香港除了内忧还有外患。作为反修例运动的幕后黑手之一,台当局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目前的台湾社会,政治已可凌驾于经济甚至是司法之上。从蔡英文近一年多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为了选举,一切事务均可政治化。港人福祉、台湾民众利益、台湾社会的未来和前景,在选举面前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炒作素材和与各方势力交换的筹码。

在新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港府应及时改变施政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在关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同时,尽快扭转本地的“政治化”倾向,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第二,重塑理性和谐的社会气氛。深入剖析产生社会分裂、出现不满情绪的根本原因,重新审视港府在民众中的想象,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及互动,转移政治焦点。此外,在充分了解香港青年的新需求、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基础上,港府应为广大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逐步提高他们对内地、对国家和对自身的身份认同。

第三,坚守“一国两制”,谨防国外势力。部分西方国家试图利用香港牵制中国大陆发展的意图已表现得十分明显,但种种迹象表明,外国势力似乎无意挑战“一国两制”的底线,毕竟只有维持现状,才能让他们在香港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然而,为了限制中国的高速发展,国外势力必须在整个香港社会创造“恐中反共”的氛围,在意识形态上造成内地与香港的对立,使香港对大陆的“中介”价值无法充分体现,从而为内地的发展制造阻碍。

很显然,此次香港反修例运动已被民进党所利用,“一国两制”成为反面教材,这无疑成为两岸统一的绊脚石。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让香港成为“一国两制”最好的范例,并以此助力两岸和平统一,是摆在港府面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新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港府应及时改变施政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在关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同时,尽快扭转本地的“政治化”倾向,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黄色经济圈:政治立场绑架自由经济的阴谋”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