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鼠年春节伊始,就被笼罩在一片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之中。病毒从何而来?线索指向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贩卖野生动物的摊位。
原来阳光下并没有新鲜事,熟悉的剧情又再重演,和沙斯(SARS)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也是由人们为饱口腹之欲,而大肆捕杀的野生动物身上传来的。更早之前的内蒙鼠疫,溯其来源也是病从口入。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不幸在17年里竟上演了两次。
中国人把野生动物称为“野味”,从这称呼中已经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些动物的定位:供人食用的食材而已,而非有资格与人和谐共存的生物群体。吃蛇、吃鼠都只算是常规操作了,竟然还有人大胆到去吃身携多种病毒的蝙蝠。这些食客并非都是无知的乡野村夫,相反很多是有文化的中产。这些人虽然身体进入了文明社会,但头脑还停留在遥远的古代。
如果中国人的饮食文明还不改变,更多病毒入侵人类社会的案例还会发生。其实除了饮食文明,还有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比如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感冒打喷嚏要戴口罩等等,人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习惯了视而不见。直到疫情来袭,人们方如梦初醒,纷纷戴上口罩。
要改变这些古老的顽固的不文明习惯,须要教育,更需要法律的有形之手。虽然这些法律长久以来都有争议,但回过头看来,要促进中国人的文明规范,如果没有立法强制,单以道德劝导,效果是不显著的。在中国曾经也是顽症的酒驾,在“入刑”之后已经大幅减少。文明意识要在法律和道德教化的共同作用下,才能逐步培养出来。
在当前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对待同胞的方式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考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隔离确有必要,也是阻止疫情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但现在的情形是,很多人把湖北人当做一个潜在传播病毒的群体另眼相看,酒店不让住,路不让走,更有甚者索性封城、封村、封路。
且不说这些行为的正当合法性,在现代化联系的今天,谁还能与世隔绝?隔离不是与世隔绝,更不是自我孤立。真的把路断了,外面的米粮油菜等等物资也运不进来。各地成为一个个的孤岛,相信里面这些人也无法生存下去。
所幸的是,也有中国人发现不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同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先后由政府出台通告,给湖北籍人士提供了专门住所。这些举措既能保证病毒不再无序扩散,也能温暖人心。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把同胞拒之门外,其实也不能确保自身平安。要知道,你怎么对待别人,他日别人也会同样对待你。如果下一次的疫区是你的家乡呢?难道你也愿意别人把你当传染病人一样避之不及?
现在已有一些国家开始阻止中国人入境,你就算洗得掉“武汉人”这个标签,难道你还能不做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在共渡时艰的时刻,如果只顾一己一地之私,那整个国家也很难众志成城。此时此刻,还是少一点私欲与恐惧,多将心比心,增加理解,共渡难关。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中国也不例外。文明不但表现在饮食、礼仪上,更体现在人们对待他人的言行之中。是选择相信“他人即地狱”,还是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将是中国人的文明素质与修养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