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当下的联邦政府可说是个既强大又脆弱的组合。说它强大,因为名义上它不但获得各大小执政党的支持,甚至也获得最大的反对党联盟希盟的支持。后一种反对党“自愿”支持政府的做法,不但在马国政坛上史无前例,即便在其他实施真正国会民主制度的国度里也属罕见。当然,希盟是有条件地支持现任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所领导的联邦政府的,即后者承诺会推动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在国会里提呈《反(国会议员)跳槽法案》等。
与此同时,马国联邦政府也可谓相当脆弱,主要因为联合政府里的两大政党联盟国阵与国盟各怀鬼胎,虽然表面上愿意共同支持依斯迈任相,实质上却是站在各自的政治对立面针锋相对。如前几个月就在马六甲与柔佛的州选里,搬出各自的旗号全面开打,令人叹为观止。更进一步来说,依斯迈虽然是主导国阵的巫统副主席,而巫统原则上也应全力支持担任首相的党内三把手,但现实是自依斯迈上台后不久,巫统的主流派即与他不咬弦,想要尽快把他拉下台,换自己属意的人选接任。这个换相的最佳时机,应该就是马国下届大选后,要组成新的联邦政府之际。
依斯迈当然深谙这点,所以无论巫统主流派如何多次明的暗的催促他赶快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包括促成了巫统在甲、柔州选里的狂胜等,他都无动于衷,对于大选日期的宣布慢条斯理对待。说到底,他能拖多一天就能多留任一天,假如当下就屈从,搞不好会成为马国至今任期最短的首相。
马国本届国会的任期要到明年中才截止,所以理论上只要继续享有过半数国会议员的支持,依斯迈是可以留任到届时。然而,希盟承诺支持联邦政府的备忘录,被诠释为会在本月底到期失效。由于上述反跳槽法案等联邦政府所承诺的政治改革迟迟未兑现(一方面是基于巫统主流派的阻扰),希盟方面未必愿意“续约”,否则很难向它的传统支持者交代。若巫统主流派之后趁机发难,宣布不再支持依斯迈任相,则政府会倒台,因为单靠国盟以及巫统非主流派议员的支持是远不足够的。所以,马国在未来短时间内大选,也还是有可能的。
依斯迈因此必须非常“珍惜”每一位支持他继续任相的议员。如年前在一宗地铁意外后,作为有关地铁公司主席却公关表现公认欠佳的巫统议员达祖丁,在近日受委为马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驻雅加达大使是马国驻外的最重要职位之一,虽然马国之前也有政治委任过驻美国与联合国等大使,但都是些德高望重、表现杰出的政治人物,如今依斯迈却委派公共形象不佳的达祖丁为重要邻国的使节,未免惹人争议。即便在巫统主流派免去达祖丁在党内最高理事的党职后,依斯迈还是一意孤行。毕竟能保住每一位议员的支持,对他来说都至关重要。
但在支持他任相的议员多数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依斯迈还是有可能顺得哥情失嫂意。如月前主导国盟的原土团党议员祖莱达宣布退党,加入一个称为全民党的新党。土团党主席、前首相慕尤丁便要求依斯迈免去祖莱达的内阁部长职,由土团党另推荐党要补上。
然而,全民党虽然不是联邦政府的成员党,也没有与联邦政府签定支持备忘录,但包括祖莱达在内的该党三位议员,都是宣布支持依斯迈任相的。假如依斯迈贸贸然免去祖莱达部长职,他就可能一时之间失去三名议员的支持。所以,依斯迈只好再次施展他最擅长的拖字诀,无论慕尤丁方面如何步步紧逼要他更换部长,他索性闭门不见慕尤丁,而祖莱达也暂时得以保住部长职。
其实,马国内阁没有限定部长职位数目,理论上依斯迈大可既让祖莱达继续当部长,又可委任多一位土团党藉的部长。但土团党似乎也看穿他正有此意,所以就顺藤摸瓜,提出应该委任一位该党领袖为副首相,并指他上台时曾与该党有过如此的协议。巫统主流派当然对这项做法极不赞同,因为在甲、柔州选被打得一蹶不振的土团党,政治地位可能因此得以重振。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两年来已然与巫统渐行渐远、与土团党共组国盟的伊斯兰党,竟然也跳出来跟巫统站在同一立场,说从未有过土团党囊括副揆的协议。看来,伊斯兰党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眼看土团党的政治势力越来越弱,还是重投巫统怀抱比较实际,以后还更有可能再次成为巫统所主导的联邦政府成员党,继续推动伊斯兰党最心仪的宗教化政治议程。
在如此摇摇欲坠的处境中,马国现任政府只能小心翼翼地避免在政治上有任何的行差踏错,以便把政权延续到哪怕只是多个半年或几个月。至于政治上的真正稳定,即便是在下届大选后,也未必能轻易实现。